第二十二章 阳关三蝶威名扬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二章 阳关三蝶威名扬 (第1/3页)

    原来在广东地面,从偏门起家,最后又摇身一变,成为商业大亨,做得风生水起的有四个人:郑阳、关云雷、杜小三、吴梦蝶。他们虽然互相认识,但并不是好朋友,有时甚至还有点摩擦和竞争。

    不过由于他们四人起家的方式差不多,江湖朋友取郑阳的“阳”,关云雷的“关”,杜小三的“三”,吴梦蝶的“蝶”,把他们四人戏称为“阳关三蝶”,不明内情的还以为他们是好朋友呢。

    不过人在社会,都不愿意树立仇人,有了江湖朋友的抬爱,四人也能相安无事,时常有一些礼节上的往来。

    这四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先说阳关三蝶的老大郑阳,他本来是某个丝绸厂的一个普通职工,从小跟随马氏通备门传人宋康学习通备、劈挂、翻子、戳脚,加上身体长得高大强壮,平时很喜欢打架。

    喜欢打架的他不安于现状,想凭着一身武艺去闯荡社会,所以他在丝绸厂没干几年,就辞职开了家武馆,名叫“云山武道场”。

    80年代,一部《少林寺》红遍全世界。很多青少年甚至放弃学业要去练武功,不少海外的洋人也跑来神州,追寻武功绝技。鉴于当时的大好形势,那几年他挣了不少钱,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不过,在那个年代,武馆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好混。

    开武馆的既要打点官方,搞好相关部门,比如治安、体育、民政管理机构的关系,又要维持兄弟武馆的情感,还得和社会上的人相处融洽。不然主管部门给你抄罚单,兄弟武馆给你难堪,社会混混来受保护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主管部门抄罚单,学生就不敢来;兄弟武馆给你难堪,就没得精力经营;混混来收保护费,作为开武校很没面子,如果拒绝缴保护费出手打的话,很容易踩法律的红线,而且打烂东西也是自己的,还会因此与人结仇。

    所以行行有行行的苦。

    郑阳经营武馆多年,外行看他人模人样,以为无限风光,其实有一肚子的苦水。

    一次偶然的误会,云山武道场与震北武术馆发生了一点矛盾。起因是双方的学生都吹自己的师父,武功才是最厉害的,结果学生打起来了,双方学生都有受伤,事情闹大了。

    云山武道场的郑阳和震北武术馆的叶元秋只得约定,二人当着两个学生的面公开比武,以证明谁武功更高。

    当时比武的地点就在震北武术馆,两人拳来脚往,杀气腾腾,展开了决斗。由于郑阳场地不熟,一不小心踩到一个坑,被叶元秋打了,就这样郑阳败了。

    要说比武较技,有输有赢,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当时的阵仗有点大,而学生看见师父郑阳败了,没考虑客观原因,没思发愤图强,刻苦练功,反而很多学生离开了云山武道场,转向震北武术馆,这让郑阳感到寒心。

    人们都说“师徒如父子”,这师父偶然不小心失误,亲如父子的徒弟就倒戈相向,视同陌路,感到寒心的郑阳干脆解散武馆,改为卖鱼。

    广东临海,这个卖鱼的生意似乎不好听,但其实比开武馆,钱来得多,钱来得快。

    不过这个卖鱼的生意水更深。

    为了争鱼源,为了争卖鱼的场地,那是打了不少架。幸好郑阳是开武馆出生,为人也讲义气,带着一帮兄弟打下一片天地,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