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缅怀前辈志更坚

    第三十章 缅怀前辈志更坚 (第2/3页)

,只见他纵身如飞,快如闪电,这个军官的枪刚拔出就被打落在地。

    军官立时羞愧满面,深悔自己说话孟浪。模范军团的将士们对陈子正的轻功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他得了个“闪电英杰”的美誉。

    1921年,陈子正在海外传艺时,听说一自称“天下无敌”的外国大力士“艾茨坦尔”摆擂,挑战中华武术,声称华人是“东亚病夫”,中华武术不堪一击。一些中华武士上台应战,很多受伤而败。

    陈子正大怒,带领弟子前去打擂。他施展出鹰爪力的手法,几个回合便将外国大力士摔下擂台,七窍流血,气绝身亡。从此“鹰爪王”之名不胫而走,一时,陈子正驰名东南亚。

    1922年,陈子正应邀去星洲精武分会传艺,到星洲后不久,就在擂台上用半个回合,击败一名英国拳术名家,被授予尊贵的“短剑”一把,剑上刻着“拳王”字样。

    由此可见,这次国术国考,可说是高手云集。

    而当时的朱国福仅薄有名声,与弟弟国禄、国祯人称“朱家三虎”,其名声和这些当代名家实在不能相提并论。国考中,三兄弟都参加了这次考试。

    通过首场预试者有333人之多。以后的比赛则更趋惨烈,伤筋断骨之事时有发生。有人甚至把棺材抬至场下进行比赛。

    考前,有好事者指着考场边的石狮子开玩笑:

    “若谁能举起这只石狮,武状元非他莫属。”

    朱国福也不多言,走过去双手握住狮腿,用力一提,石狮拔地而起,然后向上一挺,将石狮高高举过头顶,围着考场转了一圈。

    众考生大惊,要知道,这只石狮起码有上千斤重。当场,就有很多高手掂量出自己的实力远远不如朱国福,自动退出了考试。

    经数日恶斗,许多名家、大师纷纷落马。像赵鑫州、陈子正、贾凤鸣、高凤岭、左振英、于振生、吴图南等名家仅通过预试。

    闻名全国的万常青也因特殊原因(杜兴武担心徒弟万常青受伤而阻止他继续参赛)仅获得中等。

    最后优胜者只剩下17人。

    正式决赛时,朱国福以擂主的身份,等待其他考生的挑战。

    在前面的比赛中,大家已经知道了朱国福的实力,自知并非他的对手,上台以后,一句“大哥,轻一点哟”,还没有说完整,就被朱国福施展形意拳打下了擂台。

    从第一个挑战者上台,到最后一位挑战者被打下擂台,前后只用了5分多钟。

    夺魁以后,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亲赠中山服、龙泉剑给他,并题“爱人如己”四字予以奖励。

    国考的第二年,由于冯玉祥回山西去了,由冯一手创办起来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尽管有冯手下的三员大将主持工作,但内部分裂在所难免。

    于是,当时的副馆长张俊洁准备整顿国术馆,找到朱国福做了三天三夜的工作,终于说动他出任中央国术馆的教务处长,负责指导中央国术馆的教学工作。其三弟朱国祯被聘为积极队队长、二弟朱国禄为副队长。

    朱国福在教学中大胆革新,一是鉴于国术馆中的学员都具有一定的传统武功基础,故而利用国术馆高手众多的条件,大幅度加强相互间的散手练习,用以提高实战能力;二是大量增加了西洋拳击的研习,当时定名为搏击课,并培养出李成希、郭世铨等搏击高手。

    对于朱国福的这些做法在当时并非没有异议。国术界中不少人认为国术馆应去认真研习少林、武当等传统的内、外家功夫,而不应该把西洋拳击的训练方法放在这么重的位置上。

    朱国福解释说:

    “我不是传扬西洋拳击,只是借鉴西洋拳击的训练方法,但用的技术还是中华武术。”

    随后不久,又举行了“浙省国术游艺大会”和“上海国术大赛”。这两次大赛实际上是华夏近代最大的两次全国性的擂台大赛。筹备的时间也较为充分,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拳家几乎全被邀请参赛,还包括一些异僧、神道也赶来参赛,甚至日、俄等国拳手也跃跃欲试。

    然而比赛的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之外。最终获得“浙省国术游艺大会”前十名最优等者的,皆为中央国术馆和江苏国术馆的学员,即经过朱国福等指导的学员。

    经过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