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三绝老人的传奇

    第五十五章 三绝老人的传奇 (第2/3页)

”、“十款”、“十要”、“十禁”、“五伦”、“八德”、“九章”,文字通俗,真伪莫辨。

    袍哥首领称为“舵把子”或“老摇”,副首领称“三爷”,“二爷”这个位子是留给关公关二爷的。也没有“四爷”,因为杨四郎是个叛徒。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对于不讲义气的叛徒惩罚很严厉,通常是“三刀六个洞”,要他死得很难看的。

    所以说,袍哥其实就是江湖组织。

    在袍哥大爷赵锦才的领导下,袁志阴和李毅力哥俩自然吃起了江湖饭,过上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在旧社会,自有一些不情不愿的故事。人在哥老会,身在江湖,其中的血雨腥风、酸甜苦辣自不必说,常常身不由己。

    杨松林说,尽管当时李毅力叱咤风云,但李老师并不喜欢那样的时代,他常常会接到一些命令,去打一些莫名其妙的架。起初李老师觉得义气,后来觉得无奈。

    这样的生活,别人也许会觉得风光,但李老师却厌倦了,师兄弟们请他讲讲当年袍哥的事情,李毅力老师都不愿讲。只是偶尔给弟子们介绍当时的江湖黑话,如“点水”(出卖同伙)、“划盘子”(毁人容貌)、“散眼子”(散漫无组织)、“臊皮”(伤了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无法无天的人)等等。

    杨松林说李老师额头有个刀疤,那应该是他当年江湖生活的见证,可见虽然风光,其实也很险恶。

    在江湖的岁月,李老师当时尽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过着潇洒的日子,但李毅力人在江湖漂,豪侠英雄胆,打抱不平事,义举却不少。他颇富有侠义精神,时常抱打不平,为弱小市民出头。

    一次他在一个电力厂教人练武,一个工人的孩子得罪了权贵,警察来抓这个孩子。他母亲护住儿子不让当时的警察抓走,警察便将这位母亲也要抓去。孩子的母亲当然不同意啦,于是警察就扭打该母子。李出面劝说和阻止,四个警察蛮横不讲理,又来抓他、打他。

    李毅力就火了,用手轻轻一挥,那几个警察立马东倒西歪,有两个连钢盔帽子都全掉在了地上,后来几个警察见他武功高强,就灰溜溜的跑了。

    还有一次,为了保护一位卖豆芽过河的农民,李毅力看不过眼,也再次仗义出手。当时船夫很凶,将农夫的豆芽倒进了河里,不赔反而还要打农夫。

    李老师见了实在气不过,上前阻止。船夫自恃练过多年武功,江湖黑白两道都要买他的面子。而这个瘦小伙子居然不识时务,敢来架樑,真是太岁头上动土。

    船夫二话不说,抡起船桨一个“力劈华山”向李老师打来,只见李老师双手一抬,一个缠丝拳的“前引手”,当场船夫两颗门牙落地。

    船桨是何等的沉重,船夫凭一只船桨打遍长江无敌手,而这个小伙子轻松就破了自己的无敌桨法,船夫知道遇见了高人,见势不妙,强忍牙痛,立马认赔服输,并许下承诺,今后不得再欺负人。

    李毅力只得作罢,劝其好好做人!

    后来渝州解放了,哥老会也随之解散,李毅力也宣告“失业”。脱离了哥老会,李毅力并没有失落感,反而获得了新生,过上了心情愉快的生活,先后在白市驿、中兴路、和平路开办骨伤诊所,从事医疗工作。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