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武林规矩不可废

    第五十六章 武林规矩不可废 (第2/3页)

学习者,深深知道各类武术的优缺点,理解四类武术人员的心态,这次又怀着虔诚之心去拜师,提升自己的武术技艺,并没觉得异样,而且认为自己也还是蛮不错的,也不需要别人引荐,所以信心是满满的。

    当他来到一单元101,看见门仍然紧闭着,但屋内灯开了,并有轻微的响声发出。

    他提着礼品,轻轻的敲了敲门,一阵脚步声,“嘎”的一声,门开了,走出来一个老人。

    七十多岁,瘦高瘦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皮肤白细,脸上有点皱纹,清瘦的脸上,镶嵌着一双很有神采的眼睛。彭巳丁脑中闪出一个名字“凤目”,难道这就是丹凤眼?鼻子下面人中分明,没有胡须。他穿着一身练功服,似乎正在锻炼。

    彭巳丁再一细看,灯光下额头上有个淡淡的刀疤,不过不认真看,还真看不出来,知道这一定是李毅力老师了,于是彭巳丁恭敬的问候道:

    “李老师好!我是彭巳丁,医科大学的学生,定远王家缠丝拳传人,来给老师拜年!”

    “哎呀!小老乡啊,稀客,请进!”李毅力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爽朗的说道。

    李毅力让出身来,彭巳丁跟进,并顺手关上门。

    客厅不大,但很整洁,客厅靠左里面一间屋,看见一些人形沙袋,应该是李毅力老师的练功房,刚才他大概没休息,而是在练功。

    李毅力看见彭巳丁盯住练功房看,并没见怪,反而笑呵呵的说道:

    “练功房,沙人,练摔跤用的,会摔跤吗?”

    摔跤?可是彭巳丁的强项,在彭巳丁的广大师兄弟中间,他自认为也许比打拳不是第一,但轮摔跤,绝对第一。于是他自信的点了点头:

    “会!”

    李毅力一听,非常高兴,带他进了练功房。只见大的、小的,有十几个人形沙袋,还有一些石锁、铁球、铁砂袋、铁坛子等练功用具和单刀、长枪、春秋大刀、龙泉宝剑、大杆等器械,中间有3米许空地。

    两人来到屋中间,李毅力含笑说:

    “耍两招看看!”

    彭巳丁不敢客气,知道这是老爷子看他是不是缠闭门,变相“验明正身”吧!于是他给李毅力老师行了一个礼,规规矩矩在练功房内,走起缠丝拳来。屋很窄,无法按照原先套路演示整套拳,每到施展不开之处,彭巳丁并不停歇,而是一个八卦摆叩步,翻转身形接到原先动作继续打。

    李毅力边看边点头,一套拳打完,李毅力高兴的说道:

    “王家缠丝拳,下过功夫!但你这八卦步跟谁学的?”

    彭巳丁有点羞涩,因为在进大学之时,他在师门前辈的指点下去拜望过赵子虬老师。

    赵子虬是金广悦来人,彭巳丁的正宗老乡,缠闭门中化门的老前辈。缠闭门比较大,内部又分为缠门和化门,而缠门习惯叫法为缠丝拳,比如杨松林称李家缠门为李家缠丝。

    化门,有些又称为囮拳,囮,意思是媒鸟,捕鸟时用于引诱鸟的鸟,又有媒介、化生的意思,囮拳就是暗示引诱敌人中圈套、化解敌人招法的意思。

    赵子虬精于化门武功,擅长三十六闭手,当过冯玉祥、张子江将军的保镖,打过外国大力士为国人争过光,算得上是个霍元甲、朱国福、韩慕侠式的人物。

    而且要论历史事实,赵子虬是真的打过外国拳师,而霍元甲是把外国大力士吓跑了,并没真正与外国大力士在擂台上比武。当然霍元甲的丰功伟绩和创建“精武会”的事迹是很多武林人士无法比拟的。

    但赵老师当时年事已高,彭巳丁去拜望的时候,已经是90出头了,而且路途也远,他只跟赵老师学得八卦掌,得其指点三十六闭手、二十四贴身靠。后来赵老去世了,他就没有继续学习了。这时听李毅力老师问,以为自己八卦步走错了,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