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如当初

    第33章 一如当初 (第2/3页)

 “隋朝的灭亡是大势所趋,面临那种困境,换做是朕,朕也不见得比他做得好。”李世民悠然一叹,说的话让叶欢云里雾里的,“如今倒是一个好机会,想来逃掉的那一支杨氏人,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初,隋炀帝杨广见社稷将亡,已然无力回天,便大肆收集民脂民膏,数量之巨世所罕见。”李世民眼神悠悠,似在回忆当初的情形,“烽火燃到隋都,却不见金银珠宝。”

    “有人说被隋炀帝挥霍完了,但朕不信,朕更相信那些珠宝被逃掉的杨姓人带走了。”

    那么大的一批财宝,被杨氏人带走了?叶欢心想,按照李世民的意思,隋炀帝见亡国之势已然无法阻挡,便开始谋划后路,也就是说整日醉酒享乐只是假象?目的是掩人耳目?

    “那为何隋炀帝不逃?”叶欢思量着,问道。

    “这便是他的聪慧过人之处。”李世民淡淡道,“以自己之死,掩盖杨姓人逃走的事,不得不说,他瞒过了所有人。”

    李世民也不例外,他也是最近才得知此事。

    “也就是说,那一支亡国后裔,企图光复隋朝?”叶欢直接点明了核心。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道,还不笨。

    “可就算是这样,想撼动一国之根本也是做不到的。”叶欢提出自己的疑问,心道何止是做不到,简直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这只是一方势力而已。”李世民话语淡淡,但在叶欢听来,却是犹如冬日惊雷。

    还有哪一方势力?

    “……”

    李世民没有说,看着叶欢,却道:“苏府与墨族勾结,朕欲屠其满门。”

    他看着叶欢,似在观察着他的反应。

    叶欢沉默良久,却是忽然问道,“小子何时去赶往北方?”

    “明日你便启程。”

    “好。”叶欢点了点头。

    李世民见叶欢没有什么想说的,便挥了挥手,将他遣走。

    ……

    离开皇宫的路上,王升跟在他身边,忽然道,“老奴自小便跟在圣上身边,可从未见过圣上如此对一人说过今日这番话,叶小爵未来老奴或需要拜托您多多照拂。”

    叶欢心中很乱,面对王升的恭维只是抱了抱拳:“王公公说笑了。”

    两人说话间,一对禁军穿戴整齐,全副武装经过他们,叶欢望了一眼迅速离开的军队,哪个方向通往皇城外。

    “有些话,有些事,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王升看了叶欢一眼,分明有事要说。

    果然有话……叶欢拱了拱手,“王公公但说无妨。”

    “当初,太子李建成一党仍有残部未清理干净。”王升脸带笑意,但眼中却很冷漠,注视着叶欢,“老奴并非非议圣上,有些事圣上不愿提,也提不得,今日所说是受圣上授意。”

    此刻,叶欢心中却是掀起惊涛骇浪。

    难道说圣上说的另外一个势力是太子余党?隋朝余党和太子余党也结盟了?叶欢敏锐地想到,墨族,突厥,不仅仅是流民的问题,更有内部的反叛。

    内乱与外患,事情比想象的更加严重。

    “那么些党羽又暗中潜伏在何处伺机而动?”

    王升一笑,注视着叶欢,道,“依叶小爵的聪明才智,应该知道在何处,好了,老奴便送到此处。”

    王升说罢,头也不回地离开。

    叶欢却陷入沉思,忽然间他抓住了一个念头,骤然间一切都觉得豁然开朗。

    “江南道!那些党羽潜伏在江南道,难以不怀疑鬼船与他们没有关系。”叶欢十分肯定,“甚至鬼船所载的正是消失的粮草珠玉!”

    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想告诉我的吗?叶欢忽然想到,但为何他早就洞察到这些,为何不采取行动?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认为时机未到。”叶欢心中震惊得更加厉害。

    ……

    离开皇城,叶欢回到了程府,心中久久没有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