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跃龙门

    第十一章 跃龙门 (第2/3页)

干啥去,更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孩子更早地接受了现实,早早就断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念想,进入类似“放羊—挣钱—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闭路循环,或者是“打工—挣钱—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打工”的闭路循环。

    无趣?平庸?愚昧?可怜?不要这么想,不管曾经多么残酷、无助,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看似远离江湖,其实身边一直都是。

    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从来都不丢人,别人没有资格妄议。

    念过书考上学的无非就是吃个公家饭,很多人成了书橱,成了工人,成了教书匠,成了家,还不是又跳入了“上班—挣钱—买房—娶媳妇—生孩子—上班”的粪坑。

    都在粪坑里,别觉得人家坑里的粪不够香就笑话别人。

    我们现在觉得确实这么回事,不以为怪。可是,你要经历过那段岁月,你就知道,人与人之间差距有多大。

    笑贫不笑娼,不奇怪吧。当人们的价值取向一致统一,就会约定俗成,你要不成为被人取笑、嘲弄的对象,你就要迎合,或者做得更好,更出类拔萃。

    知识改变命运,此言不虚。最现实的通道,你初中毕业,考上小中专,你的户口就可以迁出农村,毕业后吃的就是公家粮,每个月国家给你发粮票,家里就可以少交一口人的公粮了。跳出农门,你就算是一条合格的鲤鱼。

    你考上了高中,哪怕没考上大学,你也有资格报考公家部门,录取了也能端上公家饭碗,这些人干在基层,很多人成为了地方一把手二把手。

    考上大专、本科,你肯定就端上了铁饭碗、铜饭碗、金饭碗。

    怕就怕,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头来没考的出去,在农村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一无是处的书呆子。

    成了书呆子就意味着你打不过别人骂不过别人干活赶不上别人处处不如人,像孔乙己一样处处吃人白眼受人欺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噤若寒蝉。

    张牧旸不懂这些,该上学就上学,上不了就不上,饿着肚子坐在教室里看书,还赶上自己上野外找点东西填饱肚子?

    水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青蛙,青蛙现在属于野生动物了,不能抓。那时还不是,抓到青蛙,放麦秸堆里点一把火,保证一个也跑不出来,青蛙腿管比啥肉都好吃。

    秋收过后,打谷场院边上人们废弃的豆叶堆里,就会发出一片片的黄豆芽。翻开覆在上面的豆叶,有耐心的话,一下午能挖一筐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