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再袭城头

    第十章 再袭城头 (第2/3页)

被子上火焰也很快在潮湿的泥被子上熄灭了。只有两名战士因为射在投石机上反弹回来的三眼铳弹丸而负伤。只不过在几十步以外的距离上也仅仅造成如同防暴弹丸一般的轻伤罢了。

    在找到了之前布置战场的时候造就做好标记的位置上的时候,张立新迅速下令开始填装“火弹”

    除了铅弹或者陶弹之外,面对城头上有一定被覆防护的对手究竟投掷什么东西比较好?

    张立新想到过烧火的铜水。然而:把铜烧到液态虽然两三千年前的技术就可以做到,可是那必须有基本的鼓风、像样的炉具,这都不是能够在夜间野战状态下有一定避光隐蔽性、便携性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做到的。能够比较方便使用携带也没有鼓风要求的小型炉灶,哪怕用木炭也只能拥有估摸七八百度左右的炉温。

    还有一种办法是投掷几百度融化成液态的铅水似乎更有可行性一些,还有人提出可以把陶弹在炉子里烧到煤球一般的温度投出去。。。

    然而: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是投掷烧到七八百度的瓦罐灰瓶。带着把手的瓦罐里石灰和少量比例木炭放在一起,在做为弹药箱的野战炉具里临时点燃。用的时候以铁钩取出那些滚烫的装满热石灰的瓦罐,放在投石机涂了防火泥土的四个“漏斗锅”里,然后进行投掷。这不但需要一定准备时间,而且有“工伤”的可能。

    因此数天前进行备战的时候就最终决定:首波攻击投掷“热灰弹”,当然按照推算:假设在对方注意到眼部防护的情况下,热灰弹依靠动能和热物覆盖的杀伤效能似乎并不比陶弹或者铅弹好多少,主要是为了破防。还有一个谋求运气的目标:城头上如果是正规守军,而且又不少火药武器,不知道这些飞散的热灰有多大概率引爆一部分城头守军的火药呢?

    就这样:一分钟有余的时间内队伍以三人负了轻微的伤为代价终于把投石机拉到了预定的位置上。二十个身背挂泥盾牌和重物的新生营战士双臂猛压体重配重投石机的杠杆,眨眼间就把三十个四公斤重左右、被烧成暗红色隐隐还透着火光的装满木炭和热石灰的瓦罐抛向了空中。

    因为木炭燃烧的速度不一样,抛石机另一端挂架上的瓦罐位置不一样,哪怕在四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投放,并且对重量、方向、位置早就有过周密的准备,散布误差范围还是达到了十分之一左右。

    但即便这样:还是把着散发着暗红色光芒,温度高达六七百度左右的滚烫热灰罐大部分投掷到了城投之上。

    似乎是城头上木板、床板搭建起来的临时被覆架不住七层楼相对高度的夜空中飞下来的七斤瓦罐,瞬间就被纷纷砸的塌陷下来。火光伴随着不少人的哀嚎声骤然响起。

    大概也就在几秒钟时间之后,飞散开来的热石灰和如同萤火虫一般的散发着光芒的木炭还真引燃了城头上不少忠顺营守军的火药、火箭、伴随着掀起的光亮再次发生了不少混乱。

    热灰弹的填装比较麻烦。张立新认为在战场之上哪怕多耽误几秒钟的时间杀伤效果也灰打上很大折扣。因此第二波投掷的是比较方便使用的“热铅罐”,铅罐里有隔层,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炉子。因为是液态状的东西,因此也不需要太小太分散。一大四小,五部投石机这一次一共投出了十二枚总重一百二十公斤左右的热铅罐。

    或许是更密重的物体抛的更远,十二个装有十几斤四五百度液态热铅的瓦罐在落在了城头之上更靠近纵深一些的位置上,再次将不少城头上的木板砸漏的同时点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