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736节 此刻他男子气概十足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735、736节 此刻他男子气概十足 (第1/3页)

    所谓天下之士,还是一隅之士,虽说是唐主给的一个投降台阶,可仍然对高丽群臣的认知产生了冲击。

    却听唐主继续说道:“世人读《南柯》,为太守笑,盖因螺丝壳里做道场。世人亦笑夜郎不知其小,不知汉大。”

    “而朕观尔等高丽君臣,尚不如南柯太守,夜郎酋长。彼等身为梦中之客,井底之蛙,悠然自得还情有可原,因不知也。”

    “可尔等明知高丽蕞尔小邦,卧大国之侧,却知而生幻,心存侥幸,苟且图存。尔等以为宁做鸡头,不为凤尾。却不知凤翔九天,而鸡朝不保夕哉。”

    “为自成小国,以数百万子民,蹈不测之险地,临大国之兵威,时刻如履薄冰,心怀大恐惧。对内威福自专,牧民为奴,敲骨吸髓,如狼似虎;对外委曲求全,称臣纳贡,奴颜媚骨,恬不知耻!”

    “如此不堪之举,全为高丽君臣的一己之私!此乃德乎?仁乎?尔等扪心自问,保全高丽,为公为私,为家门富贵,还是百姓福祉!”

    “若为公心百姓,就不该保全高丽社稷。大唐视高丽为子,既为诸夏,必以诸夏待之。东国百姓,以朕之赤子。上国之民,下国之奴,孰优孰劣?”

    “若为私心,为家门富贵而保全高丽,则民贼也!圣人的仁恕之道,难道是为彼等而设么?即为民贼,敢效螳臂当车之举,大唐自有国法在。韦素,此等民贼,国法何如?”

    韦素出列说道:“此等民贼,以私心自用,为家族富贵倒行逆施,视为百姓公敌,本人斩首,家人为奴,还要杀人诛心,以儆效尤。”

    李洛冷笑道:“尔等可听清了?保全高丽,便是民贼,高丽百姓之公敌。保全高丽,便是要让他们永做小国之奴,难做大国之民。”

    “若如此,身死族灭固然不免,纵身后之名,亦不保也。尔等只知蒙元刀利,不知大唐之刀,更利于蒙元乎!”

    高丽群臣听到唐主如此一番诛心剖析之论,都是愣在当场,呐呐不能言。很多人听到这严厉的惩处,都是心惊肉跳。

    就算高丽名臣安珦,也皱眉思索。

    保全高丽,究竟为的什么?真是为了数百万百姓?

    还是为了王室和世家贵族自己的私心?

    如果是私心,他凭什么理直气壮的要求保全高丽社稷?高丽社稷之存亡,百姓之福祉,孰轻孰重?

    能像安珦这样思索的高丽大臣,都是个人修养德操比较高尚的人。可其他很多大臣,尤其是门阀出身的大臣,却绝对不会去思考这个命题。

    在他们看来,这还需要思考?他们本就是私心,自己清楚的很。

    百姓福祉,管他们何事?他们只要掌握权势,永世富贵。就算螺蛳壳里做道场,那也是道场,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高丽要是成了唐国一州,他们还有什么权势富贵?

    但是,这样的话是绝对不能宣之于口的。他们要脸,也怕死。

    数百位高丽官员,顿时隐隐中分成两派。

    一派,是有可能与唐国合作的,另一派是不敢反抗也不会合作的。

    可是李洛,却不会给他们任何蒙混过关的机会。

    高丽群臣被唐主一番揉搓棒喝之后,又被软禁起来。等待他们的,是凶吉难测的命运。

    接着,唐军缴获逃往队伍钱粮物资的清单,也呈现给李洛。

    高丽王逃跑时运载了三千辆马车,除了粮食和布匹等物,还有大量珠宝字画,佛经典籍,以及真金白银。

    光是金瓶,就有一万多个,折合黄金二十万两。银瓶超过十八万个,折合白银二百多万两。

    还有著名的《八万人大藏经》,数以千计的中原典籍。

    所有钱财,折合唐元最少七八百万。李洛又发了一次财。

    自当年蒙古洗劫高丽王宫以来,高丽王室几十年的积累,都便宜了李洛。

    这还不算接下来抄没世族的财产,那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高丽可是盛产金银的啊。

    李洛估计,最少还能进账两千万元的财产。

    到时这么多银瓶运回去铸造成银元,又能缓解国内的银荒了。

    当然,愿意配合的世族门阀,李洛还是要给他们留下少量财产。既然投降,就不能一股脑全部抄没。

    第二天,一个商人模样的男子突然找到御前奉事韦素。

    “韦先生,在下李翼。”那商人模样的笑呵呵的拱手说道。

    李翼?

    韦素淡淡的拱手还礼,“李先生来找韦某,所谓何事?”他很奇怪,为何这个商人竟然能堂而皇之的进入行宫。

    “韦先生,这是在下起草的《高丽请归大唐书》。”李翼幽幽说道,“请韦先生看看,润色润色。在下好再让那些高丽大臣签字,声明。”

    李翼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韦素。

    韦素没有马上打开看,他也猜到了李翼的身份,问道:“要是他们不愿意签字声明呢?”

    “不愿意?”李翼微微一笑,“韦先生放心,他们会愿意的。你只要帮我润色一下文书就成了。都是为陛下效力,韦先生应该不会拒绝吧?”

    韦素面对李翼的目光,感觉很不舒服。他拿出文士的架子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自然。”

    李翼再次拱拱手,“在下不擅文采,那就麻烦韦先生了。”

    李翼,是常年负责高丽和辽东情报的特务。唐军这次五路攻丽,一鼓而下高丽四京,其中李翼提供的军事情报也起了很大作用。

    落到特务手里,就是铮铮铁骨,那也经受不住。

    等待韦素修改润色完《高丽请归大唐书》,李翼就拿着文书离开。

    韦素立刻将此事禀报给李洛。

    李洛一笑,浑不在意的说道:“不用管他,让他们去折腾就行。”

    有些不太干净的活儿,或有失堂皇的事,根本不需要李洛张口,就有人主动帮他想到,帮他办了。

    李翼这样的大特务,都是这种能“为主分忧”的人。

    特务,就是好用。

    李洛此时正在看几份刚送来的情报。

    五路唐军攻占高丽后,驻守重要城池,分兵四出占领郡县,围剿高丽残军,对付门阀私兵武装。

    杨序封锁鸭绿水之后,杨青雀也攻占平壤,两军准备联合,集中三万机动兵力,攻打双城总管府的几万元军。

    攻占高丽东京庆州的张会,也亲率五千机动兵力北上,参与攻打双城总管府。

    攻占汉阳的董虎臣,也亲率五千机动兵马北上,参与攻打双城总管府。

    这本来就是既定军略,使得参与攻打双城总管府的唐军机动兵力达到四万人。

    十多万唐军,分散在高丽各地,分别执行占领和作战任务,而唐主李洛所在的开京地区,仍然有两万大军坐镇,可谓固若金汤。

    这么多兵,加上数百名随驾侍卫,李洛的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四京齐下的战略,使得高丽的最高行政枢纽第一时间就全面瘫痪,还来不及组织动员各地抵抗,就面临唐军占领。

    等到地方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很多州县,就是这么稀里糊涂的换上了唐军的旗帜。

    不到十天时间,高丽到处都是唐军战旗。大部分的州县,都落入唐军控制中。唐军以联为最小单位,分驻府县州郡,门阀庄园,大寺院。

    只是,唐军并没有屠杀抢掠,还维持各地秩序,这使得高丽百姓从一开始的惊恐,慢慢开始放下心来。

    而西海岸靠近江华岛的百姓,不但不恐慌,还兴高采烈。

    因为他们知道,一弯浅浅海峡之隔的江华岛早就是唐国的领土,那里的百姓都分了很多田地,农税和鱼税只有二成,没有任何苛捐杂税。

    听说,江华岛上的百姓子女,还能上学堂读书。

    读书!那可是世族子弟才能有的啊!

    而江华岛的百姓,除了从高丽人变成唐人之外,都比以前好过很多。

    对于离江华岛近的高丽人来说,他们巴不得唐军打过来,让他们和江华岛的人一样,日子好过起来。

    至于什么高丽,什么大王,什么世族,那是他们应该操心的么?他们只想有足够的地种,不要缴纳那么重的税,服那么多的劳役!

    …………

    五圣山,某处密林。

    高丽王和王后一行数十人,躲在这里已经好几天了。

    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顾不上了。因为,他们此时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生存问题。

    没粮食吃。

    高丽王逃走时,带了很多粮食。可粮食都在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