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韩信的奇谋

    第二百六十章 韩信的奇谋 (第2/3页)

恐怕无论多大的功劳,臣妾皆会被满门处斩。”

    “满门?!”

    “甚至不止,所有与家父有关的人皆会身死!”赵姬转头直视子婴,神情严肃。

    子婴摸不着头脑,笑道,“不至于吧?寡人连赵高的家眷都放了,令尊到底犯了什么罪?”

    “家父之罪可大可小,但臣妾却知晓世人皆会放过家父,唯独王上...不会!”赵姬冷着脸。

    子婴懒得再去想,在他印象里卢生,侯生之流才能得此“殊荣”。

    “那夫人可知又从天象中看到什么了?”子婴问道。

    “中星赤而西动,大秦此刻...正被中州之国强袭。”赵姬脸色略微缓和下来,说道。

    “中星?”

    子婴不觉一笑,古人曾用夜空之星对应九州之国,而能单的上中星称号的,只有十八路诸侯中毗邻六国的西魏。

    “函谷关有荀晋,东北的河水旁有贯老先生在,当不会出事。”子婴说道。

    此话刚说出,子婴默默有些心虚。

    魏王豹这个人很奇怪,楚汉之争时首鼠两端,最终被周苛杀死,像是个糊涂蛋。但伐秦时却战功赫赫,连实际上掌控了代赵二国的陈馀,都不得不敬畏三分。

    汉军东征西魏前,西魏军便看破韩信的战略目的,早已派大军驻扎在河水旁,临晋后方的蒲阪。奈何韩信还是技高一筹,从夏阳险流用漂浮的木头当船奇袭到了西魏,致使魏军大败。

    眼下...

    嗡——

    子婴耳中鸣响,脑袋昏昏沉沉,似有什么念头闯入,一时间却想不太清。

    魏王豹,韩信,自立...夏阳,临晋...

    “韩信要自立,便要趁着魏王豹分心之时,攻打济北是上法,但攻打大秦是上上之法!”子婴醒悟道,“韩信这次定是和魏王豹同攻大秦!攻入秦地后,韩信再驱逐魏王豹,紧闭关塞。”

    赵姬皱眉不解,“可王上已细心防备,无论河水,还是函谷关皆不会让二人得逞才对。”

    “是函谷关和塞地的河水!翟国大军北上,南方空虚,西魏定会‘假道伐虢’,偷渡翟地的夏阳,其后入塞地如履平地...”

    西魏如果真在河水结冰时,攻早有防备的秦国,只能用这个办法...没有把握的事,魏王豹也不会执行。

    “此法还是韩信当年之计,定是他告知魏王豹的!”子婴心中惊惧,身体颤抖,“贯高赵午绑在一起都比不上韩信,怕是被打个措手不及...”

    子婴转头东北而望,恨不得立刻顺着离支道,子午道返回秦地。

    “王上再急亦不可能一日归秦。”赵姬轻笑道。

    “但愿这什么狗屁天象是假的吧...但愿...韩信还是以济北国为重。”子婴缓缓蹲在地上默念道。

    赵姬不答,信步返回内室。

    不多时,提着一竹鸟笼放在子婴面前。

    竹笼之中,竟是五只通体洁白的鸽子。

    “王上且看此乃何物?”赵姬笑道。

    “飞奴?!”

    子婴眼前一亮,这几只鸽子腿上还有被墨汁涂抹过的痕迹。

    “这是...吕雉与吕胜通信亦用此物?!”

    子婴惊道,仔细思虑半晌,却又有些黯然,随何等在外之人与吕泽联络,想必亦是用信鸽。这些鸽子不一定飞到栎阳,难保不是洛阳等地。

    “大殿之后还有两笼飞奴,王上若是不放心,尽可将所有飞奴放出,定有可飞至秦地的。”赵姬说道。

    韩信若真奇袭,子婴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只能上试一试。

    子婴掰着指头默默计算,“从成都到咸阳,后世的陆路大概有六七百公里,而鸽子的平均世俗是六十五公里。十个小时总会到的!”

    赵姬几日来听惯了子婴的“胡言乱语”,站在一旁并未插话。

    事不宜迟,子婴身上未带纸张,撕扯下赵姬袖口的薄衣,寻来毛笔小心翼翼的写着蝇头小字,系在十数之鸽子的腿上。

    子婴虔诚的捧着信鸽,一只只朝着东北方向抛出。

    其中有五只却转头飞向东南方向。

    “果然和衡山国有联系。”子婴心道。

    一只只信鸽消失在星空下,子婴的力气似乎连着被带走,倚着殿外柱子缓缓坐下。

    “大秦的战局全看它们了。”子婴小声道。

    “吕氏所养之物,而今为王上所用,非是巧合,定会扭转战局。”赵姬说道。

    “哈哈...但愿如此吧。”子婴强笑道。

    攻打巴蜀之前,赵姬曾直言,她若不跟来,此战必输无疑。

    子婴本是不信,而今看来,赵姬率万人顺采药途过剑山,才让他有机会诱使郭亭和陈贺内战。找到吕雉饲养的信鸽,还可击碎韩信可能会出的计策...此言非虚。

    单凭这两个功绩便不是其他宫人可比的,最不想立为王后之人,反倒成了最有资格的...

    “虚怜媞,采薇,薄夫人...”子婴喃喃道,“薄夫人如今若还想成为王后,单凭与人无争,柔和待人可不够了。”

    ......

    咸阳后宫。

    小太监低头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