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3/3页)

开封府府元,其弟乃太学生,他日怕是为国子元也。”

    众人又是大笑。

    章越道:“不敢当,在下才疏学浅,又如何与状元郎,惇哥儿相提并论呢?”

    这时候但听章惇道:“你这话倒是有些自知之明!”

    众人听了都是笑,刘几道:“旁人都是护短,唯独子厚兄倒是于亲者严,于疏者宽。”

    为刘几这么一善意的遮掩,众人都是大笑。

    王观对章越笑着道:“君子爱人,劝之以责,故子厚兄是爱之深,故责之切,三郎知否?”

    章越道:“王员外言爱深责切是也,此是为至理也。不过触龙说赵太后有一句是,爱之,则为之计深远也。越闻此更深以为然!”

    “群臣说赵太后,怒骂于廷,发上冲冠,为何不能解?因强谏非术。为何触龙能解。乃因能体贴性情,句句入情入理。”

    “触龙未填沟壑时,将舒祺托于赵太后补黑衣之数,赵太后先不舍长安君质于齐,又恐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质长安君于齐。触龙,赵太后此皆爱季子,则为之计深远也。越幼失怙恃,自闽入太学,其中苦甘浅深,岂能一一道尽,故常羡舒祺,长安君也。”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看向章越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不凡啊!

    章越见章惇被自己夹枪带棒地讽刺,脸上非但丝毫没有怒色愧色,而是释然一笑。

    也不知是什么心思。

    这时章衡笑道:“三郎说得好,吾闻身教为上,言教为下,未闻责教的。三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章衡说到这里,不由看了章惇一眼笑道:“子厚,我尝言三郎他日非池中之物,如今你当信了吧!”

    “子平此言之过早了吧,过数年再看就知不过如此了。”章惇淡淡地言道。

    正待这时有下人来与吴安诗说了几句。

    吴安诗移步至此向众人作揖道:“还请诸位移步,至水榭茶歇。”

    “正好。”

    众人一并举步。

    “三郎,你我同往!”章衡热情地抓在章越的手。

    众人见状元公章衡对章越如此,不由对他更是高看一眼。

    章越有些受不了,对章衡道:“斋长,实不必如此,我知你对惇哥儿有气,却也不至于如此气他。”

    章衡失笑道:“你道我与你二哥置气方如此?你也太以为我小心眼了。我与你二哥虽不睦,但有一事你自己要有分寸的。”

    “你乃寒家旁门出身,既入京华,无人引荐提携,平白谁会看重你?如今京中,儒士以乐游贵富之门者为风气,要么崇饰纸笔以希称誉,要么邀结势援以干荐举。”

    “我问你你想投文献贴,以望称誉?还是乐游富贵之门,以期干荐?”

    章越道:“我如今至吴家,还不是乐游富贵之门?”

    章衡点头道:“话是如此,你是吴家邀来的,可见看重。你又可想过为何吴家会邀你至赴此宴集否?”

    章越道:“不知。”

    章衡摇头道:“吴太守五女,一位嫁了如今欧阳学士,三位皆高嫁宰相府第,如今还有一女待字闺中。”

    “我听闻吴太守曾语不打算让此女高嫁,故而打算招……”

    章越吃了一惊道:“招人入赘?”

    赘婿,这故事我熟啊!不会看上我了吧。

    章衡上下打量章越,一副‘你想得美’的神情。

    章衡道:“吴家有两位郎君,又岂会招赘婿,要招也是招婿。”

    章越闻言松了口气,这招婿肯定轮不上了我。

    章衡笑道:“你能吴府请至此赴宴,定有他的道理。不过我想来吴府多只是设宴款待罢了。若吴府真要招婿,求娶的人多了,未必要自己相一个,此事不过一二罢了。但即便是一二成,即已不枉我来此一趟。”

    章越闻言感动地道:“原来斋长是这个意思,实是多谢斋长了。”

    章衡笑道:“你不要谢我,我也是许久没见你。这一番趁着回京叙职之机,正好来看一看。”

    章越忽然想到,章衡是状元,以后出门相亲,说自己有个状元公的族亲,那也是倍有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