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三章 班底

    七百一十三章 班底 (第3/3页)

教导蕃部子弟读书,日后若他们继承族中的酋长之位,还会与他们授官职。

    最重要的还是读汉书,明汉礼,同时兼以操练武艺战阵。

    如西夏的禁军‘御园六班直,,便是党项纳各部落子弟豪强的子弟为军,所以又名为质子军。

    章越让附近蕃部每五六百族帐出一人,如此有七八百之数,平日读书教习,操练队列,必要的时候还是一支生力军。

    州学教授的人选章越都选好了,就是程颐程颢兄弟。

    程颢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已是返回洛阳。按照历史上的轨迹,他应该和弟弟程颐一并在洛阳讲学,创办了对后世印象深远的理学,但章越却重新请他出山。

    正所谓教化自己人算不得本事,要把蕃人教化了才是真本事。

    不过程颢考虑再三却没有接受了章越的征辟,继续留在洛阳教书,但程颐却接受了章越的征辟。

    但程颐虽没有官身,只好作为州学助教。

    除了二程,章越当然还想到了关西名宿张载。

    张载被章越聘为太学直讲主讲武学,但章越被王安石罢职后。张载便屡次找王安石请章越回国子监主持,同时他与其弟张戬对王安石的

    变法屡有批评。

    王安石受不了张载兄弟,于是将二人都贬官。张载被贬为知县,但他没有就任,而是返回横渠老家着书立学。

    张载接受章越的邀请后,与程颢一般也没有前往熙河,他说自己年事已高,怕是经不住这么远的跋涉,所以他推荐自己两个得意学生给章越。

    对于程颢,张载的先后推辞,章越也是有些失望,可是章越也知道一个州学教授,当然远远比不上国子监直讲。

    不过张载在关中可谓名满天下,门下学生不知其数,比如大名鼎鼎的吕大钧三兄弟都出自张载门下。

    如今吕大钧等兄弟虽说已经出仕,可这次张载推荐来这两个学生也不是一般人,他们分别是游师雄和种师极。

    游师雄是治平元年的进士,之后任仪州司户参军,章越则征辟他为熙州州学教授。

    另一人种建中,乃名将种世衡之孙,后世他有另一个名字那便是种师道。

    他因祖上军功拜三班奉职,经过考试后从武资转为文资。

    章越听了便征辟种师道为熙州镇桃军节度推官,推官,又称为节推,节度使制度时的幕职官,是以文官的身份负责州内的军事。

    除了推官,种师道还兼顾州学教学,专门教导蕃部质子们武学。

    同时章越还举苏辙为熙州镇桃军节度掌书记,节度掌书记位于选人四等七阶中的第二阶。

    当初章越被王安石贬官后,苏辙仗义上疏也跟着被牵连,之后还是张方平出面,收留苏辙到他任职的陈州出任州学教授。

    不过章越怎么能忘了当初陪他吃过苦,受过牵连的苏辙,张载呢?

    不提拔他们,也要提拔他们的子弟嘛。

    一时之间章越的幕下可称得上是人才济济。

    bq.

    幸福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