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十九章 捷报来了

    一千八十九章 捷报来了 (第2/3页)

,焉能不败!”

    章越听了脸色都变,闷着声道:“可有实据!”

    冯京让曾孝宽拿出了文书,状纸等凭据,章越看了觉得有七八成是真的,而且冯京也不至于下作到拿假证据来骗自己。

    王珪也看了证据后拍腿道:“实为可恨,非杀了不可。”

    冯京道:“其中不少是官员,至少转运判官是知情,祖制不杀士大夫,杀不得。”

    王珪道:“那奏知陛下如何?”

    “熟状如何拟?”冯京反问道。

    这个事上中书可以保,也要杀,如何处置这些人便成了中书的难处。

    王珪不说话看向了章越,眼神的意思很明显,这事不好办吧。处置轻了,天子不高兴,处置重了,下面的官员就有意见了。

    对章越而言,以个人的情感而论,对于这些人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

    但这样办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后果。这是处于宰相位置不得不考虑的事,毕竟你是要维护一个约定俗成的制度。

    官员们会想不杀士大夫是祖制,你因这个事坏了制度,开了先例,那么以后皇帝会不会用其他的借口杀人。

    这也恰恰与皇权和个人内心发生了冲突。很多事你明知道是错,却不得不去擦屁股。

    冯京这是‘没安好心’将此事丢给了自己。

    当然对于棘手的事,也有处置的办法,那就是拖着。

    章越道:“先将人全部下狱拷问,兹事体大,让御史台督办此事。”

    御史中丞蔡确是那等怨归自己,恩归天子的人,索性让他来办。章越没说一句如何处置,但实际上已有了结果。

    冯京见章越不动声色化解了自己这一招,又换了个方式继续道:“其实官员们贪墨,以次充好之事到处都有,只要能依法纠之就是。因连年征战之故,陕西路不少官员边将虚支朝廷粮饷,从上到下地贪墨。”

    “以往我数度纠之,却给舒国公屡屡拦下,说什么谋大事者不计小费。我听了实在可笑至极。而今要不是鄜延路大败,此事不知还要压多少年,永不见天日。我想问鄜延路一路败了,此事才揭开盖子,被人捅到朝廷这来,那么其他路呢?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章越道:“冯枢相有何高见呢?”

    冯京道:“仆之言不那么入耳,但还是那几句。”

    “这些官员所贪墨比之朝廷这些年西边所费不过九牛一毛。”

    “章丞相之前持缓攻浅攻之论,我以为不如停攻!此非我一人之论。”

    章越呷了口茶,冯京屡屡在进兵西夏意见上,与官家唱反调。正好这一次鄜延路大败,便站出来道,怎么样,你看我之前说得对不对?

    还是早点听我的话罢兵,与西夏议和才是上策。

    章越看向薛向,曾孝宽,章楶问道:“诸位有何高见?”

    章楶欲言又止,他一直有重回西北带兵的决心,方才听章越说在西北设行枢密院,大合他的意思。

    不过这一年多来章楶与冯京处得并不好,一个是政见相左,另一个是官家也不喜欢他章楶,这令他有些失落。

    人与人之间是有眼缘的。

    比如章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