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六章 诏安将彭孙(第二更)

    一千九十六章 诏安将彭孙(第二更) (第2/3页)

鸣沙城下议和。彭孙走了半路被西夏伏兵发现,听说是宋朝使者,便被带至面见李清。

    李清身为降夏汉人,看了彭孙很是客气,当即道:“彭将军一路远来辛苦了,听你的口音不是陕西人士。”

    彭孙一脸憨厚地点点头道:“是啊,我是从福建路而来的。”

    “客将?”

    彭孙道:“正是。我要见贵国国主!”

    李清失笑道:“不要急。你是福建路人士,那可识得贵朝参政章度之。”

    彭孙点点头道:“识得,识得,他的元随彭经义是我侄儿,他的府上我以往常去。”

    “能常常出入章府,也不是一般人物,当年我到贵朝承蒙章相公款待,至今时常感念,说实话我也见过不少人物,但能与章相公相提并论没有一人。可惜如此良臣,贵主却不能用之,岂不可惜?”

    彭孙笑呵呵地道:“章相公身子抱恙,故没有上朝,这是朝野皆知的事。官家对章相公可是很器重的。”

    李清与彭孙说了几句,没问到什么有用消息,然后道:“你官位太卑,不可议约,请你们经略相公沈括亲自前来。”

    “若沈括不能出行,种师道也是可以的。”

    彭孙道:“沈经略总理军政,种总管总督大军是万万不能前来,再说这里往我军驻地往返有数日路程。万一这鸣沙城先一步城破,一切功劳都为他人所有,足下便一点功劳都没有了。”

    李清冷笑道:“你以为用这等言辞便可激得我吗?”

    彭孙笑道:“岂敢,只是口舌之劳便可办到的事,何必交给刀剑。咱们汉人最讲的是礼尚往来。”

    说完彭孙借着身子掩护从怀中取出数串珍珠塞入了李清的手中。

    李清见帐外之人没有察觉,便将珍珠都纳入了袖中道:“西夏国里,也就我这个汉人好说话一些,你告诉沈括,只要他将兰,会二州及米脂寨交还。我们便是从鸣沙城下撤围,送你们宋军生还入境。”

    彭孙一拍胸脯道:“此不在话下,乞书信为凭。”

    李清傲然道:“议和之事,是你们汉人求我国主,当由你们致书!”

    彭孙道:“我知道了。还有一件事种谔,张守约等这一次亡于国事的将领们的尸首,还请贵国交还。”

    李清轻蔑地一笑道:“当然。”

    当下彭孙连夜起程返回,在西夏士卒押送下,他骑在马上回望了一眼鸣沙城。

    处于西夏重重包围下的鸣沙城,犹如大海里一叶孤舟,一个波浪就可以拍倒。

    城头上孤独的灯火,则为汉家将士对这遥远疆土最后的坚守。

    彭孙想起自己领兵前往熙河路前,前往章府拜见章越时。

    章越送给了他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句话后来彭孙知道出自汉宣帝定胡碑。

    章越以此话鼓励彭孙为国家开疆扩土。

    其实彭孙与章越并不熟悉,与彭经义也是很疏远的亲戚,不过是自己硬攀上的关系。但这一句话彭孙却一直记在心底。

    “弟兄们,我彭孙一定要带你们回家!”

    想到这里,彭孙挥鞭疾驰在夜间,返回葫芦川泾原路大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