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活的滋味

    第十章 生活的滋味 (第2/3页)

你爱折腾就折腾,慢点慢点,刚吃完饭……”

    夜色中,从北边吹来的秋风,缓缓把白日里太阳晒出的温度降了下来。

    宁烨走出酒店,穿进隔壁晓风街,慢慢进了头天来过的那家乡里人土菜馆。店里依旧红火得很,大堂里座无虚席,服务员忙碌穿梭,一时没人顾得上理会店门口。

    张红在吧台后面看见宁烨进来,愣了愣,忙从吧台后面走出来笑着说道:“宁主任来了?您一个人?”

    “老板娘记性真好,我一个人,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这话儿说的,进门都是客,您看大厅也没空位,上头也是满的,隔间倒是还空着,您要不受累走几步?”张红做了多年生意,眼神那还是相当不错的,看得出于川对这位还是尊敬有加的。

    “是老板娘照顾我,多谢!”

    张红打头把宁烨让进了小院的隔间里,张罗着烧水泡茶。宁烨看着张红动作麻溜,微笑着问道:“您这茶,冰柳白是吧,不知道还有没有存货?”

    “这名字原是我们那乡下人乱叫的,我这茶采得不匀净,炒得也粗,送给人家自己喝喝倒也还好,要是拿出去送人,就不太上得了台面。”张红说话简单利落,叫人听着也舒服。

    宁烨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那别的地方能买到吗?我想带点回京城,让懂行的朋友看看。”

    “嘿,那敢情好。我还真知道哪儿能买着好的。前两年,我们对面山上,就是小秋她们那山上,有个农大的博士,说是在山上种了这茶,他那里应该有。”张红笑道。

    宁烨听了有些惊讶:“现在有人种这个茶?”

    “可不是嘛,原来这茶都是在我们山上那野树林子里头,没什么人愿意进去采,就是采了也就是自己炒炒自己喝喝,后头听人说人家大博士当个宝,还培育了树苗,应该是这话哈,专业的词儿我也说不会,可了不得。”张红看着那水开了,倒了些进茶叶里,又像章书秋那样,加了些常温的矿泉水进去,递到宁烨面前。

    宁烨点了点桌子表示谢意,又问道:“你认识那个博士吗?”

    “那我倒不认识,他们都是小孩子,我又常年在外头。但我店里有个客人好像认识,我可以帮您打听打听。话又说回来,小秋倒是可能认识,我们那一个山上基本都是同宗同族的。”顿了顿,又说道:“您别怪我多嘴,问一句,您是觉得这茶好还是怎么的?”

    宁烨点点头笑了笑,又问道:“那个桑葚酒,能量产吗?”

    “我们那原来有个酒厂,就生产过这种酒,但是这酒度数低,喝起来跟糖水样的,大老爷们儿不爱喝,所以后头销量不太好,人家就不做了。”张红倒是什么都知道点。

    “你们那儿蚕桑经济还不错?”继续问道。

    宁烨思维跳跃得很快,既然桑葚多到可以供应酒厂酿酒,应该是有大面积种植桑树,种那么多桑树,肯定是为了养蚕。蚕张红一时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蚕桑经济?您说的是养蚕的吧?”

    “对,就这么个意思。”

    张红刚要答,前头院里服务员喊话找老板娘。张红一脸歉意道:“店小事儿不少,我去前头看看,忙过这阵再进来,您这菜是我帮您看着上,还是您自己点?”

    “老板娘安排就好!”宁烨笑着点头致意,看见张红出去,又拿出手机,开始在网页上搜索资料。

    宁烨从半夏咖啡馆出来,就回了酒店开始查地图找资料,弄了一个下午都是一筹莫展。这个云东县三面环山,依大云山得名。大云山是出了名的深山老林,茫茫大山,连绵不绝,一座峰连着一座峰。在从前就是出了名的占山为王躲祸避世的地方,游击战那会儿又是绝妙的地理屏障。可也因为如此,路很难修通,到如今还只有一条国道入县,是出了名的全国贫困县。

    县里没有什么支柱产业,只有一个板栗出名一点,但也只有一两个乡镇能种出那种品质的板栗,其余乡镇种出来的,也都没有什么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