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场奇葩

    一、官场奇葩 (第2/3页)

业开蒙较晚。在阿德的苦劝下,他意识到了举业的重要,学习比较认真,十七岁考中府县学。后来连登黄甲,会试高中二十九名。

    但是殿试时出了问题。

    殿试前,礼部要演习礼节,以免到时候出错,被殿中侍御史弹劾,大家都很用心。

    陈鲁平时散漫惯了,说话云山雾罩,不着边际,不管和谁说话,只要不是长辈,张口闭口必是“我老人家”,和长辈说话,也是“我老陈”三个字不离口。

    这到了金銮宝殿,他也没当回事。到了殿试这一天,来到皇宫大殿,东瞧西望,在皇上训话时也不守规矩,真的被御史弹劾,说他举止轻浮,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还好,没给他安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但是落榜了。

    好在皇上非常勤政,把这些人的试题都看了一遍,发现陈鲁的是一篇锦绣文章,不但有一手好字,而且言之有物,龙颜大悦,放榜时又把他加上了,只是放在了倒数第三,总算没有落榜,赐同进士出身。

    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他起步较晚,这已经很难得了。

    但是朝廷的官员都知道他“举止轻浮”。看他平时的行事,坐实了。升官不算快,四十多岁才勉强做了国朝的翰林检讨。而且这只是虚名,他的实职是行人司的小官,根本没在京师做过几天官,一直在外面奔波。

    他到了这个年龄,仍然不改,也没全都不改,改了一个字,把“我老陈”改成了“我子诚”。官场上的人大多数都之乎者也,举止有度,京师根本容不下这个奇葩官员。

    当初陈鲁考中秀才,阿德离开陈府,没有回把里城,不知道去了哪里。不知不觉过了二十多年。

    阿德的儿子买奴子继父业,做了医长。他不但继承了老子的医术,也继承了老子的操守,二十多年来,在把里城口碑很好。这时他也已经六十多岁了,老爸到了陈鲁家,曾经写过信,后来信就少了。

    买奴惦记着自己的老子,派人到江右省打听父亲消息,说早已经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