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五司七姓

    第三十六章、五司七姓 (第3/3页)

的是,秦紘老大人无动于衷。

    于是,皇帝就被忽悠了!

    弘治皇帝心中一喜,并没想太深远,就拍板道:“可!”

    兵部众人,于是傻眼了!

    其实,朱厚照完全能理解弘治皇帝!

    因为,土司土官制度,实在令人恶心!

    更恶心的是,五司七姓的土司们,这几个最大的土司头子,压根就不是什么少数民族。

    而是汉人!

    从唐时,经历了几十代的汉人!

    恶心吧!

    朝廷一直抬举帮扶各地土司,甚至将十来个土司头子,提拔成了几百个,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五司七姓!

    田、张、袁、卢、谭、罗、吴,都是随老杨家,至唐代入桂入黔的家伙。

    初时,这些家伙还能教化一方。

    但随着与少数民族深度融合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无论是五代,宋,还是元,都对他们无可奈何。

    于是,愈发做大!

    于是,野心也开始大了起来。

    幸好。

    这些家伙到了万历年间,自己内部闹腾起来了。

    造成了五司七姓与播州杨氏不和。

    否则,大明朝廷能否收拾他们,还是两说。

    就说成化、弘治年间,土司们造反的事情,就没断绝过。

    朝廷不派大军,根本奈这些家伙不何!

    所以,弘治皇帝被顾仕隆一忽悠,下意识就觉得张破虏此言……

    真理也!

    更兼,张破虏这个小家伙,弘治连续颁了好几次金腰带!

    欢喜得不得了!

    他一点头,也觉得事情不对。

    可君无戏言是不是!

    最关键的,是弘治皇帝对于成化皇帝的认同!

    别看士林对于成化诸多毁誉。

    可当皇帝的就没一个傻叉!

    弘治皇帝当然也不是!

    至土木堡事变以来,九边战事每况愈下。

    但近些年是如何稳固战事的?

    还不是成化年间,无论如何都死顶死抗?

    才有了成化十六年,王越汪直率精骑连夜奔袭至威宁海,仅得达延汗孤身以逃。

    此役,杀鞑靼人无算,更灭了一个蒙古传奇女英雄——满都海!

    改变了至土木堡以来,明军一直无法出塞,一直处于坚守挨打的局面。

    所以,弘治皇帝下意识之中。

    武人嘛,不会八股文岂非理所当然?

    武人嘛,会打仗不就行了?

    武人嘛,能说出真知灼见之言,岂能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