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个棒棒(上)

    四、两个棒棒(上) (第2/3页)

    祝童能感觉到叶儿,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二百米。

    难道叶儿是装疯?祝童摇摇头,叶儿不懂得逃避。可是,至少在将她交给黄海之前,祝童能确定叶儿只是受了惊吓,没有精神时常的危险。

    身边响起鼾声,不用看也知道,曲奇睡着了。

    今天生了太多的事,实在是太累了,可是祝童却毫无睡意。

    对岸的***辉煌倒映在江面上,朦朦胧胧的在水中重叠、跳跃、延展;头顶处是一所破旧的公寓楼,时而会传来几丝人声。

    祝童想明白了,脱下外衣披在曲奇身上,悄悄离开了江岸。

    曲奇睁开眼,天已经亮了。他第一眼看到江面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波光粼粼,就像一块浮动的绸缎,一时心情大好。

    接着就现祝童不见了,身边土地上刻画着几个符号。

    曲奇吃力的辩读着,祝童让他返回弘法寺。

    江城医院不远处有个农贸市场,每天清晨,商贩们把新鲜蔬菜和鸡鸭鱼肉等货物带来,为附近居民、餐厅饭店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

    与别的城市不一样,重庆山高坡陡的地形催生出一种特殊的群体:棒棒大军。

    他们或许衣衫褴褛,赖以谋生的工具只是一根坚韧的竹棒,一条结识的绳索,还有就是一身似乎用不完的力气了。

    重庆人是幸福而滋润的,比别的地方的人更知道爱惜自己。他们如果感觉手里的东西略微沉重,哪怕只是一兜菜蔬一箱水果,只需招呼一声“棒棒”,马上就会有人满脸笑容的跑来代劳。而他们付出的报酬不过三、两元钱而已。

    棒棒几乎都是来自重庆周围山区的农民,山多田地少,土地里的出产已经不足以养活他们及家人孩子,他们卑微的活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靠出卖自己的体力维系着生存的希望。

    田家徽还不到三十岁,但他的腰板已略显佝偻。他在这片地方已有七年了,熟悉周围的每条高低错落巷子,每个居民区,;田家徽更熟悉的是自己的同伴棒棒们。

    棒棒们已在这座山城生活了几十年,他们见证了重庆的飞速展,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只有棒棒才明白的规矩。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规矩称之为文化或约定成俗的习惯。

    集贸市场与车站都是棒棒们的风水宝地,在江城医院附近的集贸市场讨生活棒棒多是田家徽的同乡,或亲朋好友。这个群体常年保持在一百人左右,多了,大家都会感觉到活不好找;少了,似乎又太盟一些。那样的话,难免会引来别的棒棒。

    可是今天,田家徽现附近多了两个棒棒,其中一个个棒棒好像还是个哑巴。

    田家徽觉得,他们不是普通的棒棒。

    棒棒生活艰辛而又收入微薄,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意地盘,相互间有竞争或争吵,但很少出现动手打架的情况。遇到不懂规矩的外来,只要上去说一声这片地方有人了,对方多会很识趣的离开。

    田家徽曾经做过村干部,属于能说会道见过世面的,在这个群体内就担负起对外工作,其中就包括与外来谈判。

    可是这次,田家徽在他们周围逡巡良久,也没拿定主意是不是该去让外来离开。

    在他看来,两个外来虽然衣着、外表和行头很像棒棒,但他们身上没有棒棒所特有的气息。他们的神情中没有面对城市的卑微,没有踌躇和焦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