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京都风云 第十二章 无雨旱风起

    第一卷 京都风云 第十二章 无雨旱风起 (第2/3页)

人支持,必会事半功倍。”

    “是,王爷!”古皓月恭敬行礼,转身拔出长剑,三位尚书大人神色略变,只见少年微微一笑,神情稍有傲慢,长剑指向身前沙盘常州一代,说道:

    “常州位于帝国西北边缘区,被大娄山脉东北余脉包围,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雨水稀少,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

    “每年,帝国朝廷都会拨付大量钱财救济灾民,杨大人,近二十年来,户部直接拨付常州救灾钱粮,已累计不少了吧? ”

    “二十年来,常州旱灾七次,累计拨付钱财七千二百万洛币,粮草最少也有二千万担。”

    “今年大旱,户部又准备拨付多少钱财,多少粮草呢?”

    杨义思目光平视前方,神情淡然,心中却是处处生疑:眼前这少年的背景,作为户部尚书还是有所知晓,虽说有些身份,但按理说远远达不到能让五王爷亲自引荐的程度,可偏偏这事就在勤政殿发生了。

    或许这少年有不为人知的隐藏身份,也或许,他是五王爷布下的一枚死卒?

    无论如何,王爷的颜面还是要给的,故而杨义思语速平缓应道:“今年户部预计拨付赈灾钱款四百万洛币,粮草一百万担。”

    这回答明显有问题,周桢、陈文亮目光瞧了一眼杨义思,然官场沉浮多年,早已练就了一身处事不惊的本事,五王爷更是瞧也未瞧,独自坐在殿西批阅奏本。

    倒是古皓月听到这回答大感意外,疑惑道:“今年常州旱灾百年难得一见,为何朝廷拨付赈灾钱粮反而大不如以前?难道国库紧张?”

    户部掌帝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古皓月谬论国库紧张,杨义思心中隐隐对这少年增添几分反感,加上这少年神情傲慢,虽然隐藏的还算不错,但如何能逃得了杨义思的眼睛,因而语气带着几分不悦,应道:“帝国这些年来,在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下,我大洛帝国国富民强,国库充盈得很。”

    杨义思不说明为何今年赈灾钱粮不增反减,却单单只反驳了古皓月怀疑的国库紧张。那是故意要让眼前这少年尴尬。

    也使得少年不得不追问道:“那为何今年赈灾钱粮,大不如以前?”

    “大亲王世子秦风,早在一月前,听闻常州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心急如焚,带头救灾恤患,已为常州捐赠一千万洛币,三百万担粮草,慈悲济心、善存大爱,秦世子真乃博施济众、扶倾济弱之大善人,杨某敬仰!”

    说完,杨义思朝着大亲王府方向,握拳一拜。

    “秦风,那纨绔子弟,能有这心?”

    古皓月此话一处,就连五王爷,都微微皱眉,杨义思更是一声冷哼。

    古皓月自知失言,连忙补救道:“世子有心了,但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一味捐款救济,不是长远之策。”

    “哦,难道古公子有一劳永逸之法。”接话的是工部尚书周桢。

    工部为帝国工程事务管理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捐款救济不是长远之策,那便是隐晦责怪工部治理水土有失。

    “当然,目前常州旱灾频发,内无良田仰给自济,外无迁徙供之劳力,每年工部、户部更是耗以数千万钱财救济,如此贫瘠之地,若不迁移他处,劳民伤财只会日益徒增。”

    古皓月说到这,三只老狐狸不约而同看向五王爷,五王爷却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做派。这位强势王爷的心思,也就只能各自猜去。

    窗外阳光越来越烈,三位大人正好立于烈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