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长平之战一
第143章长平之战一 (第3/3页)
况,在秦国和赵国对峙的同时,其他五国也是虎视眈眈,不管是用于防备敌军还是用于守备国土,都需要大量的人马。
其实,这一切论述的归结点,就是战国时代的人口仅仅只有1000万人。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纵观当时的战国,虽然兵祸连连,但是人口的再生产也并没有停滞,各国反而注重人口的增长。到了西汉初年,对于人口就已经有了确切的统计,当时在案的人口有4000多万,加上不被中央政府掌握的各种无籍人口,总数起码达到了6000万。除此以外,在秦国的统一战争期间以及后来秦末楚汉之间的战争中,还至少消耗了千万人口。因此战国末期的人口总数约合5000万。秦国和赵国都是天下大国,尤其是秦国,人口起码达到了1300万左右。加上当时特殊的形势,很有可能把征兵要求放宽。两国一共出动100多万人马参与战争,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
白起一到军营,接收兵权之后,便着手进行了消息封锁。秦军上下听闻武安君来了,一个个精神焕发,因为无数次的事实表明:有白起的地方,秦军就是天下无敌的。
另外一边,满怀冲天豪情的赵括也赶到了长平赵军主营大粮山,和秦军不同,赵王下令赵括替换廉颇,便意味着廉颇失去了一切权力。包括他以往所做的努力,在赵括的眼中也不值一哂。就在赵括接收了廉颇的兵权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军队的纪律和号令,将廉颇的心腹将领全部撤换。如此,赵军彻底地掌控在了赵括的手中。第二件事情,便是把廉颇布置的呈列星状的营垒改造合并,成了一座大营。按照赵括的想法,如此才可互相呼应,集中兵力以防备敌军各个击破。最后,赵括还给赵军下了一道命令:如果遇到敌军来犯,各部人马都要奋勇争先,全力攻击,只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乘胜追击,给秦军来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可以想象,当时的廉颇是如何心有不甘,黯然神伤。但是没有办法,他要忠于自己的国家,更要忠于自己的君主。当然,廉颇三年以来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不仅成功地阻击了秦军东进的步伐,抵抗了强秦灭赵的图谋,也在军中树立了更大的威望。以至于在赵括到来之时,廉颇的8位旧将因为和赵括的意见不合,而以死相谏。
这八人被后人视为义士,此地也因此有了“八义山”与“八谏水”两个地名,以及一块“八义士谏赵处”石碑。阵前死将,可谓不祥,赵军上下对这件事都讳莫如深,只有赵括依旧我行我素,向赵军表示,大军不日即将对秦军进行致命一击。
其实,赵括此举,虽然有一丝年轻气盛的浮躁之气,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赵军和秦军的决战,已经是迫在眉睫。三年的时间下来,赵国的国力耗损之巨大,是任何人也难以想象的。秦、赵之间的博弈,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在政治上和外交上,赵国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让赵孝成王每天面临亡国的忧思,何其残忍?是故赵括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整个赵国军民的士气,如此,才不辜负赵国在这三年时间中,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