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纵横论治安

    第71章纵横论治安 (第2/3页)

    匈奴人喜欢吃汉人的絮食物,如米饭、馒头等口感细嫩的物品,中行说教导说:“匈奴人还没有汉朝一郡的人多,匈奴之所以强悍,胜过汉人,全因衣食不同。匈奴人所吃的能强身健体,汉人吃的只会使人萎靡不振。如果匈奴人贪图汉食口感好,全都喜好汉物,最终依赖汉物,汉朝只出十分之二的财物就能使匈奴人归附。汉人的衣服容易破,没有毡毯皮袍好;汉人的食物吃不饱,没有肉食充饥。”匈奴人觉得中行说之言有理,放弃渐渐喜爱的汉物。

    匈奴人不会计数,中行说教匈奴人计数。中行说尽心尽力,倡导匈奴人不要用汉货,以免根深蒂固地依赖汉人。他伶牙俐齿,深得匈奴人喜欢,渐渐改变匈奴人的想法和行为,并且他还继续改变。

    汉朝送给匈奴的所有东西,中行说让单于全部反送给汉朝,只将书简放大一倍,改“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为“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中行说一方面劝教匈奴人,力使匈奴人成为真正的匈奴人;另一方面同大汉使者辩论,灭汉人之气,扬匈奴威风。汉使者说匈奴人轻贱老弱,中行说反驳说,如果汉军出征,也会有老人送食给年轻的孩子,这和匈奴的惯例没本质区别。汉使说匈奴人子娶父亲的姬妾等行为不合礼法,中行说反驳说那是为了延续宗族后代。

    中行说才思敏捷,无论汉使怎么说,他都能反驳,指出匈奴人行事的好处,贬低汉人行为。汉使还想再说,中行说威胁说:“你将汉朝送的礼物给足量,否则大军南下,汉人危险。”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匈奴在汉朝边境抢劫。

    纵横家和法家代表———晁错

    继贾谊之后,大汉又有一位能人横空出世,他就是晁错,其本人宣扬———纵横论治安。

    贾谊是刘恒的智囊,晁错是太子刘启的智囊。他两父子都好智囊,但两位智囊都因他父子而死。“文景之治”如一园子的鲜花,贾谊和晁错就如两株参天大树。这两株大树粗壮挺拔,一株招展儒家风范,正气浩然;另一株延续法家刚正,凛不可犯。

    晁错是颍川人(今河南禹县),为人严峻、刚直、苛刻。一句话,他有法家代表所要求的品行。他曾经在张恢门下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思想,文章博学,任太常掌故。晁错的性格和学识预示了他今后的命运,他是政治上的强硬派,愿为理想牺牲自我。读到晁错,不禁想起雨果笔下的沙威。沙威是雨果虚构的人物,晁错的品行也近乎虚构。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书》之学将近灭绝。齐国有位叫伏生的人通晓《尚书》,伏生年出九十,不可征召,朝廷派晁错前往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满嘴《尚书》,就如贾谊满口《诗》《书》,被升为太子舍人,封博士。晁错和贾谊才学相仿,履历相似,只是所学不同,一个崇尚儒学,一个信奉法家。

    晁错激流勇进,上书要求太子学习术数。术数指治国方略和统治手段,多数皇帝将其偏激化,歪曲为南面之术,后发展成官场厚黑学,世人痛恶术数一词。刘恒见晁错才气蓬勃,封他为太子的属官。刘启品行很像刘恒,智识不及晁错,总在辩论上输给晁错。晁错才胜太子,人人敬服,被誉为智囊。晁错辩才胜过太子,他的刚严之气起了很大作用。

    老上单于听信中行说,不时派军侵扰汉朝边疆。晁错上书陈述对策,此疏被称为《言兵事疏》。晁错的策论学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