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攘外必先安内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56章攘外必先安内 (第1/3页)

    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

    这日,梁松与妻子朝自己的老家河西之地行了一程,渐渐陷入林莽之中,天上暮色渐浓,片刻之间,只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映着那草色阳光,分外凄美。苦于天色暗淡,地上小路若有若无。呼的一声,一支羽箭穿云而来,千军万马整装出现。细看之下,妻子早已经胸口中箭,欲救无门,生机了无。烟火纷飞,照得梁松的脸如火嫣红,只见妻子的笑容摇晃之间,化为一缕尘烟消散。

    悲呼!天要亡之,何存幸理?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梁松,当朝开国功臣梁统之子。据历史记载,梁松曾经因为一己之私,构陷明帝之岳父马援有作乱犯上的企图,光武帝一时不察,收了马援的官印。这也是招致近日梁松之死的关键原因所在。《后汉书》则解释成“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意思是梁松心中存有怨恨,故而生出诽谤之举。《资治通鉴》第二卷上有记载说:“窦穆犯法陵乡侯梁松被指控怨望朝廷,张贴、悬挂、散发匿名诽谤书信,下狱而死。”

    梁松是谋害马援的凶手,而马援却是梁松老爹梁统的老友,对梁松根本没有恶意,却仍然被梁松所害。梁松诬陷对手,其阴险和不择手段的印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以上梁松之作为,不过是他陷进去的表面原因,内里则是因为明帝限制外戚和功臣的大局政策所致。

    光武帝之时,鉴于王莽篡位的根源在于外戚权重。所以刘秀对外戚的权力有所限制,但与此同时,他又利用外戚来防范宗室,这就不免会为外戚夺权提供方便。大司马吴汉死后,光武还拟让自己的妻弟阴兴接任大司马,因为大臣的反对才作罢,但死后仍然委自己的女婿梁松以辅政大权。

    明帝即位后,一改光武帝为政时的柔道,而大刀阔斧地代之以刚猛。明帝根据光武生前的意思,画二十八将于云台,这二十八将代表了对于功臣开国功勋的肯定,但对自己的岳父马援却不予收入。旨在给大臣们一个信号,即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有历史书籍可以考证,他的三个舅子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

    说到外戚豪强,就不得不提位列三十二功臣之一,并且主动交纳河西五郡给光武帝的窦融。就其本身而言,窦融为人上合周礼、下对民心,可以称得上是群臣的典范。

    曾经光武帝着人向河西发布了一份诏令,大意是向河西之地陈述厉害,其意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于河西的处境,见识之高实乃当世罕见。这令以窦融为代表的河西统治者无不叹服。于是乎,窦融欣然向光武帝回书一封,其间言道:

    “臣融虽无识,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以用心!”

    最终使得河西之争尘埃落定。窦融崛起战乱之中,以豪爽侠义出名。后来他封爵王侯,担当卿相,却开始邀功求权。而等到他位极人臣,又辞官远宠,一副恭顺小心的样子。随遇而安,和光同尘,知进知退,窦融是多么聪明!

    唯一不足之处在于,他不善于约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结果子孙多不法。在那个纷争动荡的世间,汉明帝为求皇权之稳固,不惜极力削弱功臣外戚的权柄。最终,窦融之兄及子侄或身死狱中,或囿于围城之中,无一善终。

    无独有偶,汉明帝在对待外戚的刚猛上,在自己的母亲一系亲戚中也显现出来,例如太后阴丽华的弟弟阴就的儿子,即驸马阴丰,杀了公主,明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