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到县城买玻璃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到县城买玻璃 (第2/3页)

没有。他又把一个工人师傅的鸭舌帽放进去,最后还分别把它养的猴子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放了进去。结果,打开箱子的那一刻,里面什么都没有。他把箱子提起来让大家看,箱子完好无损。箱子底下的水泥地也是白光白光的,没有任何坑洞。

    俩人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如痴如醉。王青川问:“刚才那个娃,他说他去北京,能回来不?”

    “要想让刚才的东西回来,大家得给他们凑点路费。”

    说完,耍猴的艺人,拿起刚才敲的那个铜锣,在场子周围转着圈。

    俩人真担心那个小孩儿在北京街头流浪,回不来了。王青川和李三喜商量了一下,便将其中10块钱,放到艺人手中的铜盘上。收完钱后,像电影的回放镜头一样,耍猴的艺人,将刚才的竹篮、鸭舌帽、它的猴子和那个大家一直牵挂的小男孩,一个一个,又变回来了。

    神奇,真是太神奇了!他是怎么把人变没的,又是怎么把人变回来的?就那么大的地方,周围都围着人,他们都躲哪儿去了?

    俩人还正在琢磨着,发现耍猴的艺人开始收摊,天快要黑了。

    玻璃呢?老师让买的玻璃呢?俩人这才想起,班主任白亚亚老师交代的事情,赶紧往县城的西街跑。遗憾的是,玻璃店已经关门了,只剩下灰黄的路灯,静静地立在那里。风儿吹着街道两旁的大树,大树发出呜呜的声响,似乎在教训着俩人:贪玩了不是?

    不远的夜市,灯火已经通明。

    烟熏火燎的烤肉炉上,冒着诱人的香气。俩人被这浓烈的香味,诱惑着咽了咽口水,像叫花子一样,眼睛死死地盯着火红的木炭,以及摆在木炭上吱吱冒油的肉串,踟蹰不前。

    “来两串?”戴着四角小帽的新疆大叔,用他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招呼着俩人说,“两块钱一串,来两串。”经不住诱惑的他们,花掉了四块钱,一人买了一串。

    拿着滋滋作响的烤肉钎子,俩人用舌头添了添,肉串很烫,吹了吹,便咬下了最靠前的一块肉。这肉可真香啊,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油。对于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们来说,从没有吃过新疆烤羊肉串,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一不做二不休。俩人为自己编好了丢钱的谎言后,把剩下的十四块钱,也买了烤肉。正当俩人接过肉串,大饱口福时,一双瘦硬的手臂突然就抱住了他俩。

    白亚亚老师额头上带着香味的汗水,挨到了俩人的脸,李三喜和王青川俩人,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脸“腾地”红了起来。

    白亚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她夸张的动作,带给俩人的尴尬。

    “谢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