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残疾母亲的忧虑

    第一百六十五章 残疾母亲的忧虑 (第3/3页)

邵振邦的葬礼才算彻底结束。之后,就是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一日的“送寒衣节”,给亲人上坟烧纸钱祭奠一下。

    埋葬了父亲,邵兴旺赶紧赶回学校。学校的重建计划正在持续推进,除了狠抓教学质量,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学校的基建工作,都需要他操心。

    一屋扫不好,何以扫天下。即便是在新沣这样的小县城,即便是在这样的乡村学校,即便没有任何人对邵兴旺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但作为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事业”的邵兴旺,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工作作风及工作标准比在秦都市还有高。

    “孩子等不起,耗不起。有人说,教育是农业,需要静等花开。我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静等花开,要等到啥时候去。孩子一天天长大,时光一天天飞逝。今天该学的没学会,拖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成长任务。教书育人,这不是种庄稼,今年欠收了,明天扩大面积再补种,把去年欠收的补回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于孩子而言,今天过去了,永远都没有今天了。因此,我们要活在当下,干在当下,不要指望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和有钱人家的孩子相比,和那些有资源有人脉的人家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更渴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间的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看到手里成绩单上的数据比之前有所下降,邵兴旺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

    “这些孩子的基础的确很差,以前的欠账太多,题出的稍微难一些,整个就‘全军覆没’。”教导主任乔美娥主任说。

    “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我们还有很硬的骨头要啃。这次的月考题,是我从秦都市经开区豁山二小借的。孩子们考砸了,大家心情沉重,我能理解。我们大家都从中做一些反思,找找我们与别人的差距。直面竞争,勇于竞争。无论是英雄还是狗熊,走进高考考场,是从不问来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