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眼计划

    第三十五章 天眼计划 (第2/3页)

   这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只产生在生命活动之中,观察到了它们,便意味着,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那颗星球上存在着生命。

    这种手段,也是上辈子天文学家们搜寻地外生命之时常用的方法。

    对于卫青阳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他更希望的是,那颗行星是一颗无主之星,上面没有任何生命。如此一来,便可以由自己自由挥洒了。

    现在,就只能期望那颗行星之上的生命形式较为低级,或者,至少修为没有自己高了。

    限于科技程度,更详细的资料根本就观测不到。哪怕青阳星最终停泊在距离比邻星七十亿公里的轨道上之后,也是观测不到的。

    具体如何,仍旧要卫青阳亲自去看一看,或者发射探测器去看一看才能知道。

    于是,在距离比邻星还有数百亿公里的时候,由卫青阳亲自主导,亲自推动的一个计划开始执行。

    这个计划,被卫青阳命名为天眼计划。

    八千余名集修行者与科学家于一体的青阳星居民们全面陷入到了忙碌之中。一个又一个无尘车间被启动,数百座配套工厂开始了隆隆运转。青阳星之上一片忙碌。

    在其后的时间里,八千余颗卫星被渐次制造了出来。

    这些卫星之中,有侦查卫星,有导航卫星,有通讯卫星,甚至还有资源卫星。因为采取了道法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卫星的功能要比卫青阳上辈子二十一世纪一二十年代研发出的那些卫星还要强大。

    在计算机的辅助和定位之下,卫青阳直接用神念操控加速阵法为这些卫星完成了初步的加速,于是它们便一个个以少则数百公里每秒,多则数千公里每秒的速度向着比邻星星系内部冲了过去。

    在到达预定轨道之前,它们便会在智能程序的控制之下,采取减速动作,并最终泊入到轨道之中。

    相比起上辈子那些卫星,这些卫星可就不同凡响了。首先,它们根本就不屑于采取化学能源,裂变能源感觉也差点意思。

    它们采取的是星力能源。在它们内部,卫青阳布下了一个个微小的阵法,以最高级别的五星灵石为能量来源,源源不断的将星力转化为电能,然后驱动内部的各种电子设备。

    变轨、加速、减速所采取的也不是常规的依靠喷射工质获取反作用力,同样是依靠的阵法。

    至于内部的制冷啊,保温啊,防撞啊,防辐射啊之类的,能采用阵法实现功能的,一律用阵法来实现。只有那些感光、探测、通讯等无法用阵法实现的,才会老老实实的用上辈子的技术。

    正是因为道法和科技的有机结合,上辈子所面临的那些痛点才被一一解决,从而让整体性能实现了大幅飞跃。

    这些卫星的轨道都是提前精密计算过的。它们会各自采取不同的轨道或者围绕着比邻星运转,或者围绕着灰星运转,总之,八千余颗各式卫星,已经足以为比邻星系做上初步的信号覆盖了。

    这样一来,卫青阳就算前往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