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打小就长的聪明】求票票,求收藏,求打赏

    013【打小就长的聪明】求票票,求收藏,求打赏 (第2/3页)

冷不丁冒出一句京话。

    爷爷诧愕道:“好小子,还说起京城话了,从哪学来的?”

    “那个…我就是看电视上这么演,随口说说而已。”

    李燕歌打个哈哈,敷衍了过去,上辈子他在京城生活了十来年,耳濡目染下京城话也说得有模有样,刚刚纯粹就是脱口而出。

    一路上,爷孙俩有说有笑的,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到了文工团的大门口。

    蓉城工会文工团的用地,是早年蓉城军区文工团的,后来首长们相继搬出了城里,到了下面军区住,军区的文工团也开始慢慢的迁移,到70年代末期的时候,就全部搬走了。随着改革开放,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蓉城领导就把这地方给利用起来,交给了工会文工团。

    因为曾经是军区文工团,所以现在这里的建筑,包括进出的大门,都极具六七十年的建筑风格,在保安室登记了名字,推车走进去,那一座座排练室外的墙壁上,全都挂满了“团结起来,工农阶层”之类的标语。

    还在李燕歌四处张望,脑海中逐渐记起有关这里的点点回忆时,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的爷爷回头望了眼,催促道:“走快点燕歌,你这又不是没来过,搞的跟第一次似的。”

    “来了来了。”李燕歌推车自行车,三步一回头的还在看,他在找程芍君所在的舞蹈队的排练室,要是没记错的话,舞蹈排练室的门口有一棵很大的榕树。

    每到夏季最热的时候,就经常有一些舞蹈队的女同志,为了不想在排练室内闷热的环境下训练,就跑到这一棵大榕树下拉伸筋骨,莺莺燕燕的,自然少不了其他队的男同志跑来偷看。

    没多一会儿,李燕歌跟在爷爷的后面进了一座红砖砌成的老建筑,里面空间挺大的,此刻正有几十个穿着短袖的男男女女在四周训练,有的在吊嗓子,唱川剧,有的在活动身体练习动作。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穿的干干净净一副领导的做派,看到李燕歌爷孙俩,当即迎面走了过来,伸出手热情地叫道:“李老师来了,欢迎欢迎。这次训练新人的事情,就要麻烦您老了。”

    爷爷握了握这人的手,面带微笑的说道:“田主任客气了,团里的川剧队还能想起我这个老家伙,邀请我过来训练新人,这一大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