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论文出世,震撼众人(三更合一)

    722 论文出世,震撼众人(三更合一) (第2/3页)

我们负责CMO集训”

    “……”这是要把他Q大数学、物理两大学院一网打尽吗?

    没一会儿,又来一拨人,看得周正奇心惊肉跳。

    好在,这次总算不是Q大的人了。

    不过……

    怎么还是有点眼熟?

    下一秒,只见秦立斌起身笑着与几人打招呼:“贺教授,王教授,李教授,好久不见。”

    一番寒暄,秦立斌才坐下。

    周正奇趁机开口:“这几位是?”

    “您不记得了?B大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还有信息学院的教授,之前来我们学校做过联席讲座,您当时也在场。”

    难怪这么眼熟!

    “那他们跟江扶月……怎么认识的?”

    “去年IOI他们是领队教练,江扶月拿了金牌。”

    周正奇:“!”好家伙,B大也“沦陷”了?

    九点五十,距离挂牌仪式还有最后十分钟,江扶月和老彼得一边说话,一边走进来。

    彼得表情飞扬,语气夸张:“……噢!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想法,你总是能带给人惊喜。谢谢你的邀请,我会慎重考虑。”

    说着,张开双臂,绅士地虚抱了她一下。

    然后走到徐开青身旁的空位坐下。

    “咳!你怎么来了?”

    老彼得:“当然是因为我有邀请函。噢,徐,你为什么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这不像你。”

    徐开青嘴角狂抽,他忍!

    “你刚才和江扶月在聊什么?”

    老彼得表情瞬间微妙,嘘了声:“这是秘密!”

    徐开青:“……”拳头硬了。

    殊不知,当彼得·德鲁克出现在厅中那一刻,所有人都目露震惊。

    要知道,在这之前,这位享誉国际的物理学家,只与徐开青交好,和其他同行几乎零交流。

    早些年,周正奇想聘请他为Q大荣誉教授,甚至不惜多次前往加利福尼亚拜访,可惜,连面都没见上。

    既然聘请不行,那做个讲座总可以吧?

    结果还是被婉拒。

    B大也做过同样的尝试,得到的结果一般无二。

    从那以后,业内便传出德鲁克教授“生人勿近,只认徐开青”的说法。

    加上两个当事人都没出来否认,传着传着大家就信了。

    直到刚才看见彼得与江扶月谈笑风生的一幕……

    所以,不是看在徐开青的面子上?而是实打实为了江扶月而来?

    接连的冲击让周正奇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这个江扶月到底什么来头?

    徐开青称她为“朋友”,少与人交往的老彼得为她站台,更不用说Q大、B大这些教授,一个个都上赶着。

    ……

    十点整,挂牌仪式正式开始。

    萧山作为明大校长上台讲话,接着亲手将写着“江扶月实验室”六个大字的铝皮牌当场揭布,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至此,实验室宣告成立。

    并在十分钟后,当众公布了实验室第一项研究成果——

    《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最新一期发表。

    主编评语一栏,对这篇论文的发表做出了如下评价:

    此发现是极具突破性的,这意味着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陈秀雄和唐纳森独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凯勒-爱因斯坦方程之间搭建起桥梁。

    人群一瞬死寂,安静得只能听到前排媒体记者按下快门的咔嚓轻响。

    袁本涛最先反应过来:“老李!看到了吗?她真的做到了!”

    李昭目露激动:“是,她做到了。”

    当初,IMO赛场上,他们亲眼看着这篇论文的雏形诞生,当场震惊主试委员会,最终将金牌和特别奖毫无争议地收入囊中。

    那时江扶月就说她会把推导过程整理成论文,投给《数学新进展》。

    袁本涛以为她只是说说,或者不止说说,但要真正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如今硕果已在眼前。

    向鹏义:“这速度,绝了。”

    何龙昌:“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距离IMO结束才多久?

    不到半年时间,江扶月就拿出了许多人十年都无法达到的学术成就。

    是努力,也是天分。

    而天分这种东西,玄而又妙,羡慕不来。

    徐开青带头鼓掌,老彼得几乎和他同时抬手。

    很快,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严振峰手都快拍麻了,老眼激动,泪花微闪,比他自己出学术成果还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