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陛下,为何造反

    第135章陛下,为何造反 (第2/3页)

    项羽说道:“刘伯温烧饼歌,不是说尽百年大事了吗?”

    朱元璋说道:“那不过是,似真似假,含糊其词而已。”

    项羽说道:“也罢。”

    说着,手指一点,一点在了朱元璋眉心。

    顿时,朱元璋好似神魂飞起,好似穿越了时间长河,在无尽的历史当中流淌。

    在画面中,他看到孙儿朱允炆登基,成为皇帝,却是被几个读书人忽悠,然后愚蠢的削藩。

    慈母有败儿。

    又是看到,燕王起兵,很是短短四年,就是占领了南京,号称是永乐大帝,开启了永乐盛世,不由的心情复杂。

    接着,又是看到燕王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一次次北伐,又是心中喜悦。

    看到英宗北伐,被蒙古俘虏了,不由大骂废物。

    又是看到,于谦率领军民击退蒙古,不由心中赞赏不已。

    又是看到,嘉靖皇帝,万历皇帝连续几十年不上朝,不由大骂败家子。

    又是看到北方,一个小部落崛起进攻大明,大明多次派兵皆是失败,心中气得无语。

    又是看到崇祯皇帝,登基十七年来,殚精竭虑,彻夜批阅奏疏,每日早朝议事不缀,便是生病也不罢朝。

    论勤政,只有他比得上。

    崇祯不事奢华、厉行节俭,为了国事节衣缩食,龙袍满是补丁。也不好女色,后宫仅有几个妃嫔,历代皇帝有几个如朕这样克制?

    又是罢免锦衣卫,召回与民争利的矿监税使,裁撤骂声满天下的厂卫,使得众正盈朝。可国事却每况愈下。

    局势在不断崩溃着。

    崇祯在煤山自杀,满是不甘心。

    大明非亡于朕,朕非亡国之君,皆是群臣误我。

    满朝官员个个该杀。

    然后在白布上,咬破食指,在其上奋笔直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看着崇祯,朱元璋沉默了,想要指责他,却是说不出话来。

    又是看到京城沦陷,一个瞎眼的大汉,进入了北京城,正是李自成。无数忠心耿耿的大臣,跪倒在其脚下。

    然后,李自成搜刮着,很多哭穷的官员一个个很有钱。

    然后,满清大军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