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个‘帝国’的诞生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个‘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鹅,还有影视方面这个本业。

    摊牌了!

    我老王的真正身份是媒体大佬!

    以一个媒体大佬的标准,王誉现在还差什么呢?

    如果把嘉禾收归账下,就是直接充实了片库,而且,直接可以跟B站产生联动。

    二次元,加上经典港片,这个组合怎么看也会在一众竞争对手里脱颖而出。

    至少也是算有自己特色吧。

    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就是版权大战了。

    王誉等于是在版权战还没开始,就先占领了一个高地。

    A站怎么完蛋的?

    对吧,我们心里其实都清楚,一直搞盗版,终归是没有未来的。

    王誉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他现在拿下嘉禾,也就自然的一种开始。

    要知道,嘉禾虽然崩了,可怎么说也辉煌一时,是知名的电影公司,还是香港电影公司。

    在操作版权方面,香港要比大陆容易一些。

    毕竟有这么一个招牌,能呼很多人。

    再加上,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嘉禾有自己的院线!

    王誉起家的产业是影视行业,可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院线。

    这个事情谁也不怪,因为本身他不是这个行业的,而且,院线方面……

    这里面的水太深,他年纪轻轻的很可能把握不住。

    确实是这样,搞院线的,我们大陆一开始是各个电影院搞大联合,没有相当的人脉,怎么可能做的到?

    王誉当初算那颗葱?

    顶多一个小导演,有些名气的编剧。

    等到了现在,之前那些搞院线的都成了大佬,他王誉确实也出名了,可是他要拉一条院线,有人响应吗?

    万哒之所以能搞的起来,那是因为他们就是做商业地产的,本来就是学的米高梅嘛。

    王誉没有这样的优势,而现在他想搞,又十分困难。

    怎么办?

    嘉禾是一个突破口。

    这个公司本身有院线,除了片库之外,现在能支应嘉禾公司运作的就剩下香港的这些电影院了。

    嘉禾本是全港最大院线,可是……最近两年也走了下坡路。

    大陆方面,美国方面,好多的资金进来,加上香港本来地租就高。

    这里面有一个政策来着,本来港府对电影院有租金方面的优惠,也就是说,港府本身把电影院看成是一个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一环,但港府自己不搞,就出补贴跟院线公司。

    租金便宜的很。

    但后来……这个政策没了。

    电影院自然越来越难混。

    那么,王誉拿下嘉禾,这些个院线。。。

    他的目标是利用嘉禾在院线上的招牌,干脆的杀进大陆!

    其实,香港的各方面产业肯定都在走下坡路,也就是金融跟地产能搞。

    而嘉禾是个香港公司,若是进入大陆进行投资,就会享受很多的优惠。

    其实嘉禾有进入大陆,但是没有玩好,这就是典型的:

    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既然这样,我老王就来把这个机会给夺过来吧。

    所以,收购嘉禾,这也是夺香港电影的气运?!

    其实,好处还有另外一个。

    嘉禾可是一家上市公司,虽然现在股票跟躺尸一样,但还是上市的。

    王誉目前来说,手上还没有上市公司呢,虽然围脖方面已经有不少公司圈拢他去美国上市。

    嗯嗯,都是会计以及金融公司嘛,上市的话,他们会赚一大笔。

    综上,王誉拿下嘉禾,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有一点,那就是,王誉得把自己给藏起来。

    至于为什么,他自然有绝对的理由。

    而这,就需要一个靠得住的合伙人,代为持股。

    这个人,王誉想到的就是虹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