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第六十六章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第3/3页)
屡盟,乱是用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鲁桓公十三年(BC699),郑、鲁两国与宋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原即将再次爆发全面战争。
齐僖公一直非常器重郑昭公,所以他十分痛恨郑厉公。在卫国,卫宣公于去年冬天去世,新君卫惠公是齐僖公的外孙,他执行的是一边倒的亲齐政策。基于上述原因,齐、卫两国便站到了宋国一边;纪国则加入了郑、鲁联盟。
冬,鲁、郑、纪与宋、齐、卫、燕各军气势汹汹地摆开阵势,准备展开一场大战。但是这次春秋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事却以虚张声势开始、以敷衍了事告终。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是哪国既不想为别国的利益付出代价,也不想树敌太多。各方深深知道,这场大战一旦打起来便会失去控制,所以比划比划就得了。结果交战方只是做了一次小小的接触就各自撤军了。
鲁桓公十四年(BC698),宋国联合齐、卫、陈、蔡四国伐郑。鲁、纪两国君主自知势单力孤,于是躲起来装作看不见外面的样子。联军一路高歌猛进,不多日便攻占了新郑郊外的要塞牛首城,继而焚毁了新郑的渠门并攻入内城,这是郑国都城历史上第一次被敌人攻陷。
就在郑国局势岌岌可危之际,齐军突然收到了齐僖公去世的噩耗,军队立即调头回国。如此一来,郑国才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害。宋国人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拆下来运回商丘,做了卢门的椽子。这个侮辱对郑国人来说真是恰到好处。
鲁桓公十五年(BC697)春,周桓王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听说鲁国人的造车技术非常高超,“但是小气的鲁国人却从不向王室进贡车辆。”他这样想着,于是派大夫家父到鲁国去要几辆车来给自己做陪葬。
三月十一日,周桓王驾崩。周桓王在位二十三年,此时正是礼乐征伐从天子出将至诸侯出的关键时期。在周桓王之前,从没有一个周王像他那样遭遇过如此多姿多彩的灾难和失败;但是对于他以后的周王来说,那些遭遇又都算不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