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人归 第二十八回 手串和手环

    第一卷 故人归 第二十八回 手串和手环 (第3/3页)

大笔金银,金银不够,就拿赤金头面凑了凑。得了赔偿的那户人家就将赤金头面送出去化了重打,绞开了才发现,掂起来分量没问题的金头面,竟然只是一层金箔,里头包的黄铜,两家人又闹了起来,这才查到头面行的大掌柜。”

    “然后,你就学了他这个本事。”韩长暮淡淡借口。

    姚杳满脸笑容,有飞扬的得意:“是啊,大掌柜在头面行摸爬滚打二十几年,还编了一本册子,记录了金子里如何掺进其他的材质而不被察觉,掺了不同分量的银,铜,或是其他材质,如何辨别,空心和实心又该如何辨别,记得十分详尽。”

    韩长暮听得感慨不已。

    这是个人才啊,这样的人才,怎么没早点发现,收到内卫司里,人尽其用呢。

    不过一个姑娘,把贪财说的这么理所应当,还神采飞扬,真的好吗?

    他感慨完,伸出手:“册子呢。”

    怎么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呢,这么好的东西,还非要他提醒,才想得起来上缴吗?

    姚杳回神,讪讪笑了:“册子看完我就烧了。”见韩长暮的脸色沉了沉,她忙道:“不过我背下来了。”

    河水冲刷过船体,唰唰的水声透窗而入。

    房间内烛火摇曳,匕首落在手环上,毛笔划过薄纸,像深夜里蚕啃桑叶,传来的沙沙声,极轻微却清晰可闻。

    就这样又写又刻的忙了半夜,韩长暮放下手环和匕首,揉了揉肩头,晃了晃手腕,捏着手环迎光相望。

    他边刻边整理,总算弄明白了假皮上记录内容的规律,他按照相应的规律,将这些内容刻在镯子的外侧和内侧,并以云纹相隔。

    一眼看上去,像极了一只刻满经文的寻常手环,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他将串好的楠木珠子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又将刻好的楠木手环推到姚杳手边,淡淡道:“这个给你,你随身带着。”

    姚杳愣了下:“公子,这上头记录的东西太要紧了,还是您自己收着吧。”

    别逗了,她那么神经大条的一个人,万一弄丢了,她把命赔给他都不够,她不傻,绝不会要这么贵重,要当祖宗一样供着的东西。

    韩长暮扬了下手腕:“我戴了这个手串,再带个手环,会让人奇怪的。”

    “不奇怪,不奇怪,正好衬得您富贵。”姚杳露出个赤诚无比的笑。

    韩长暮听出了姚杳的讥讽,也猜道了她的顾虑,面无表情的淡淡道:“你不必担心会弄丢了,那上头的内容,我都背下来了。”

    姚杳松了口气,拿过手环,看了看内外小到需要用放大镜看的字,眼睛立马就酸涩的要流眼泪了,她望了一眼韩长暮,惊讶,敬服,还有感慨。

    这人不只是个工作狂,心智也非比寻常,这么小的字,都能刻出来,而且没有瞎,这么多字,他一宿就背下来了,这简直就是个天才啊。

    若放在她前世的那个年代,这人妥妥的是高考状元,清华北大的胚子。

    她将手环套在左手手腕上,大小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