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58 (第3/3页)

形,兵力也没有完全施展开。

    如果等联军登陆场适应一段时间,或者占领瑟堡,把主力部队都放下来,然后部队训练适应一段时间,指挥官熟悉了解地形,陆军之间的战斗,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虽然新式四号坦克性能很强,对比谢尔曼,也没有绝对性优势。

    但东线,兵力上,联军也是有优势的,坦克上,t34也非常先进,数量上也有优势,战斗打了怎么久,指挥官也不会出现致命失误,怎么会失败的这么惨?

    三倍,就是损失近四十个师。

    可惜,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东线发生的事情,众人还不清楚细节,双方的交流还没有密切到如此程度,失败的原因都会互通。

    不过实际失败原因过几个月就能知道了。

    “只能从太平洋抽调援军了。”

    一位上将叹了一口气。

    欧洲需要援军,而且数量还不能少,那么西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就必须后撤了,不然也无兵可掉。

    “战略轰炸也不能停。”

    “战略轰炸能极大的降低德国人的欧洲工业能力,减少前线部队的伤亡。”

    又有一个陆航将军道:

    “至于这次轰炸任务,轰炸机损失严重,防空炮只是其次,主要原因是德国人的大量喷气式飞机,只要我们能迅速将喷气式飞机投入战斗,做好对轰炸机编队的护航,损失就能减少很多。”

    “舰队也要抽调一些前往西欧,主力舰和航母都需要。”

    又有一个海军将军道:

    “海军的机动性,强大的装载能力,能让我们将战场位置选择在远离德国人坚固堡垒群。”

    “而且,我们还需要海军的炮火和舰载机对沿海地区战斗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那日本人。”

    有人提出疑问。

    西太平洋部队,虽然停止进攻,但依旧威慑着日本人,使其不敢有其他动作,一旦撤离,那么,日本人必定不老实。

    “日本人已近没空搭理我们了。”

    有人摇了摇头:

    “他们深陷民国战场,抽不出多少力量了,而且留下一部分舰队防备即可。”

    随后,他加重了语气,道:

    “无须担心珍珠港事件重演,我们能知道他们海军的任何动作。”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言,很快,一份详细的调兵计划便出炉。

    美利坚从西太平洋军队中抽调大部分陆军,以及半数军舰组成三个分舰队,每一个分舰队都包括战列舰,航母,巡洋舰,驱逐舰,登陆舰,扫雷舰等,能单独执行任务。

    同时,为了弥补西太平洋威慑力的减弱,新建成的军舰会第一时间补充进来。

    最后,方案敲定,而一个西装男出了一个问题:

    “总统先生。”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麻烦了。”

    “目前国内的反战压力很大,民众和很多议员都呼吁,停止对德作战。”

    “他们认为,袭击美利坚的是日本人,而现在,德国人退出轴心,已经和日本人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