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求墨

    三十四:求墨 (第2/3页)

郎君流连柳陌花衢里的那颗浪荡心。

    韦成君用素帕擦净指肚上的香屑,一边听着知客僧说话,忽得闻谢凝之出了中兰院,连忙离开佛殿。在大相国寺承露台边的寺门前,见到墨仙人的童子送谢凝之与仆人出寺,韦成君站定在三世佛殿的门槛边,嘱咐婢女把一方红罗手帕送给谢凝之。

    帕上绣了一首诗,是她步韵谢凝之日前在碧水轩里吟诵的诗作。所谓步韵,是用原诗的原韵原字,再作一诗,限制十分严格。韦成君虽是女子,亦颇有诗才,远远地望着谢凝之被婢女唤停,不由霞飞双颊,一颗心噗通乱跳,十分紧张地等待着谢凝之的回应。

    而谢凝之在门前停步,接过手帕,只是展开扫过一眼,便收了起来。问过婢女几句话,朝三世佛殿一望,远远地拱了下手,微微一笑,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留恋。

    韦成君不禁有些失望,却又觉得这才是谢凝之该有的洒脱。

    ……

    谢凝之走下承露台侧的石阶,便对童子说:“就送到这吧,回去后,劳烦回去以后,再代我谢潘公赠墨。”

    童子答应一声,让谢凝之慢走,正打算回去,谢凝之又随意地看了一眼承露台里的积雪,“听说墨仙人制成了六两紫玉光,有三两赠予了徐仲皓,还剩下三两,看来墨仙人是要珍藏起来了。”

    自从谢凝之进大相国寺,童子就知道他的来意。其实当初辛园雅集上,童子就被这位楚楼秀士的一手水上剑书惊艳到了,过了几天,仍在回味那挥剑断水的潇洒姿态。眼下见谢凝之失望而归,不由心中不忍,叹道:“郎君要是早来几日,也不至于……”

    “哦?”谢凝之眉毛一挑,“在我之前,又有谁来过了么?”

    ……

    三世佛殿内,送红罗手帕的婢女返回时,韦成君脸红仍未褪,轻声问道:“谢郎看过诗了么,他怎么说?”

    谢凝之只是对那帕上的诗一扫而过,简单询问几句,便匆匆离去,并没作什么评价,婢女见自家小娘子的神态,却不忍说真话,委婉道:“自然是夸小娘子写得好,只不过,谢郎今日求墨似乎遭遇了一些不顺,于是有些心情不佳。”

    韦成君黛眉一蹙,“谢郎求墨不顺利?”

    婢女应道:“似乎是……”

    “谢郎惜墨如金,虽才名远扬,却至今没流出墨宝。”知客僧走过来说,“原本惜墨君子的第一幅作品与墨仙人的宝墨,足以酿成一段佳话,这位郎君也能藉此一鸣惊人,可惜,却被他人抢了先。”

    “他人?”韦成君轻呼,又追问道:“是谁?”

    知客僧摇摇头,并不直接回答,郑重道:“小僧本不该随意泄露隐秘,但韦小娘子是个善人,小僧便说了吧,这位谢郎,是九世善人,生来有大福缘,有朝一日,若能明心见性,是能得大成就的人物。可这样的人物……”

    说到这里,知客僧叹了口气,直到韦成君再三追问,他才悠悠道:“小娘子也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有大福缘的人,生来也要受许多挫折跟劫数,阻他成道。谢郎为什么受困于柳陌花衢间,被色欲所累,这是他的劫数之一。这回,墨仙人得了壶梁紫松,制成神墨,本来也是谢郎的福缘,这福缘却流落到他人手里,也是他的劫数。这一饮一啄,自有缘法,说到底,还是功德不够啊。”

    韦成君听得紧张,问道:“那有什么法子么?”

    知客僧道:“功德不够,自然是可以弥补的,不过这位谢郎,此世正在应劫,常出入青楼楚馆,却不怎么读经诵佛,也不行善积德,恐怕是难以弥补了。”

    韦成君攥紧手帕,“外人能否帮他积功德?”

    知客僧微微一怔,又莞尔一笑,摇头道:“韦小娘子对谢郎一片真心,小僧看在眼里,这情之一字,虽是空相,却也最动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