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引渡大会

    第二章 引渡大会 (第3/3页)

子与一名外门管事、十名外门弟子同样随行协助,可见仙门内部对每一次的引渡大会还是比较重视的,并没有让外门管事直接负责。

    这些事情都是李慕言从一名外门弟子口中打听到的。

    相比于内门弟子清冷的性子,外门弟子倒是多了几分凡俗的性情,毕竟属于仙门底层人物,面对凡俗百姓或许会生出几分优越感,但在身为同门的李慕言面前倒是多了些本性流露。

    按照那名外门弟子的说法,通过仙门引渡大会的八十一人,也不是一定能被收入门墙,仅能算是仙门记名弟子。

    到了仙门之后,还要核验每个人的根骨灵性,这才是是否具有仙缘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具备仙根灵性者少之又少,凡俗中人不过十之七八。

    但同样具备仙根灵性,资质却有优劣之分。

    人类乃是万物灵长,本身必定五行具备,这便是所谓的灵性。只有五行齐备,方能五行循环往复、平衡阴阳、生生不息。而其中更有极少一部分人,五行之属中,无论金、木、水、火、土,将有一类或多类属性活跃,易与天地元气相生相合,这便是所谓的仙根,即有修仙炼气的资质。

    资质好的,会对某一种或多种五行灵气感应强烈,兴许会直接被门中长老看重,收入内门。

    资质一般的,会对某一种或多种五行灵气有较浅的感应力,那便依然是记名弟子,一年后进行考核,修为达到标准则晋升外门弟子,修为不足的要么遣送还俗,要么沦为杂役弟子,学些拳脚功夫。

    只有如同李慕言这样持引渡牌入门的例外,如果没有长老看重收入内门,那么就一定是外门弟子,无论是否具备仙根灵性、资质优劣。

    因为这引渡牌就是仙门为了了却因果而设定的,持牌人成为外门弟子,可以修习仙法,便是了却因果,其后机缘造化全凭自身。

    同时,如同李慕言这般因引渡牌入门的弟子,在仙门中只要谨言慎行,不主动招惹是非,大家都会对他比较客气,哪怕是内门弟子对他也会较别人多几分优待,毕竟谁也不知道他是否与哪个核心弟子甚至内门长老有着几分香火情谊、因果纠缠。

    这对李慕言来说,算是十分合心意了,他并不需要什么优待,也没有强烈的修仙欲望,只要能在仙门安安稳稳待下去,有口吃食,直至自己找回记忆,那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