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四 恼羞成怒

    六六四 恼羞成怒 (第2/3页)

    这东西太基础了,鸠摩罗心中冷笑,圣僧也不过如此,底下一干朝圣者也略有失望。

    柴宗训继续说到:“譬如你们今日为何会站在此处听贫僧讲经,也是由无数缘汇合组成。”

    “有缘生在吐蕃,有缘修习佛理,心中理想驱使朝圣;有缘在某日出发,恰好在今日便遇上贫僧。”

    “这次相遇是因缘而起,他日贫僧因其他缘离开此地,便是你我缘散之时。”

    “又譬如这根禅杖,它本来是没有的,但因为无数的缘和合,所以才成了禅杖。”

    “因缘被矿工挖到矿石,因缘落入铁匠手中,因缘贫僧恰好缺一根禅杖,他便是禅杖。”

    “他日缘灭,这根禅杖,便又会归于尘土。”

    “这便是缘起性空。”

    很平常嘛,虽然没有鸠摩罗想要的内容,但也没说什么坏话。

    这时候鸠摩罗觉得他得插两句:“圣僧方才所说缘起性空,相信诸位也都听过。”

    “所以今世过上什么日子,会遇到谁,都是缘,最终也会是一场空,所以诸位尽量平和一些,等到缘散,自然便会进入极乐世界了。”

    “倘诸位都能平和,随缘度日,令吐蕃境内祥和,也算是圣僧的大功德了。”

    底下诸人日常接受的便是这种思想,如今连圣僧也这么说,他们倒也没失望,仍是虔诚的磕头。

    鸠摩罗满意的示意柴宗训继续。

    柴宗训仍是不客气:“方才说完了静态的缘起性空,现在贫僧再与诸位说说动态的缘起性空。”

    “首先贫僧要与诸位说一说这个‘空’,这个空,是本无,是辩证的空,是积极的空,不是消极的空,更不是红尘到头一场空的空。”

    “所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人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而非真实存在的。”

    “再拿先前的贫僧与诸位会面的缘说起,倘诸位主观上没有朝圣的意志,贫僧便与诸位没有这次缘。”

    “而那位替贫僧锻造禅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