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逆流而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四章 逆流而上 (第1/3页)

    士族,即世代为官之家族。一个家族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官,那么这个家族就是士族。

    在东汉末年,普通人想做官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要做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士人,第二,必须通晓经学,第三,必须被举为孝廉。孝廉,即孝子廉士,必须道德品质优秀,此为“德”的要求;通晓经学,即熟悉儒家学说,此为“才”的要求;必须是士人,这便是身份的要求。

    士人,即“士”,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分共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士。士为最低一级的贵族。到了秦汉,士成为平民的最高一个等级。平民有四个等级,即士、农、工、商;商民经商,工人做工,农民务农,士人读书。士便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讲,便是脑力劳动者或劳心者。

    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张制于人,因此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士的地位是最高的;而一个人的身份首先须为士,而且要学识渊博,品行高尚,方才有做官的资格。一个人若是通过读书而做了官,那么他也必定培养自己的子孙也做官;如此一来,读书做官也就成了一个家族的职业,这便是士族的由来。

    东汉末年,共有三根支柱支撑著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即外戚、宦官与士族。不过,与外戚和宦官这两股势力相比,士族却有著三个较为明显的特殊之处。

    其一,士族垄断仕途。士族阶层皆是诗书传家,这在当时便垄断了知识,他们通过垄断知识而享有做官的专利,因为在那个时代办私学困难重重,实属不易,不是谁都可以读书,谁都读得起书,读得懂书的,只有那些诗书传家的人才读的了,于是这些人家便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官,这就将相当一部分做官的名额垄断起来。

    此后,他们便通过各种特权更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比如,当时入朝为官之人便具有一项特权,叫做推荐权,可以推荐一定数额的人来做官;如此一来,那些个大士族自然首先推荐自己的亲族子弟为官,然后他们还会推荐出身低微但却品德才学出色的寒族子弟;因此,这些寒族子弟便与那些大士族之间形成一种非血缘的家族关系。他们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在情感上是父子关系。这些寒族子弟入仕之后,他们当然也具有推荐权;这些人会感念其主恩德,自然会分出一部分名额来回馈主家……

    除此之外,各个大士族之间还会交换推荐双方子弟,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扩展势力的目的,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其二,控制舆论。士族由于诗书传家而做官的,属于知识阶层,因此便具有话语权。而且由于他们本来就有知识、有文化,因此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