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第六百五十一章 (第2/3页)

靠着王掌柜富裕起来的,如今他做不成掌柜了,当初的那个山货铺子,早早就关门了。

    一家子只有靠着几亩地过活了,自然就没之前宽裕了。

    偏生他儿子娶了两个婆娘,都没一个儿子,就那么一个闺女,现在还神神叨叨的,听说是被第二任婆娘推得摔破了头,伤到了脑子了。

    想再娶个儿媳妇进门,正经人家的姑娘也没人愿意嫁到王家去。

    愿意嫁进来的,开口就是一大笔彩礼钱。

    之前有王掌柜在镇上的收入,这一大笔彩礼钱不算什么,如今没了这一大笔收入,就靠着那些田地过日子,这彩礼可就将家底掏空大半了。

    更不用说,王掌柜从回来后,就大病了一场,请医吃药,就花钱如流水,再加上那王永珍得了失心疯,估计听说张春桃是京城大官家的千金,居然到处嚷嚷,说张春桃是她娘,要嫁给她爹,给她爹生四个儿子一个闺女云云。

    大家都只当笑话看,谁不知道,这张春桃嫁的贺岩,人家不仅长得俊俏,还是年轻大小伙子,成亲就是原配,如今又参加科举,将来说不得就跟他伯父一般,成了秀才举人老爷呢。

    人家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将来现成的秀才举人娘子不当,跑来给你爹一个二婚头当续续弦?这得有多想不开啊?

    又有跟王家关系不好的,就嘲笑王家,当初要娶人家张春桃做续弦的时候,是王家自己做死,挑唆着王永珍去试探张春桃,结果亲事黄了。

    如今知道人家是千金大小姐了,多大的脸啊,就想凑上去了?

    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如今是张春桃和贺岩不在家,这么胡说八道,等人家回来了,看怎么收拾他们。

    这话说出没多久,听说就从京里来了一群人,查访到了王家,也不知道进王家做了些什么,反正等他们走后,王家过了两日,就卖了房子地,充满就搬到深山里去了。

    那山里能有什么好的,猎户才能在里头住下呢,王家这老的老,小的小,就是王大柱也不会打猎啊,也不知道在深山里靠什么生活呢。

    倒是听说有人进山看到过王家人,据说是在山沟里寻了个山洞凑合住着,也不敢太进深山里,在附近开了点荒地,勉强能度日呢。

    听说还拜了个猎户为师傅,打算跟着学些打猎的手艺,好歹也能养家糊口不是?听说那猎户家有个闺女,因为长得孔武有力,又伤了容貌,所以一直没嫁出去。

    倒是有意招王大柱当女婿呢,看王大柱那模样,说不得过些日子就能喝他第三次喜酒了。

    王永珍也有了一个脑子坏掉了名声,在外面十里八乡是寻不到亲事了,听说山里那些猎户不好寻媳妇,倒是不计较这个。

    有一家愿意现在就将王永珍定下接过去,当童养媳,等年纪大些来了葵水再圆房呢。

    王家这边,王大柱还有些舍不得,林婆子却是容不下王永珍了,觉得是王永珍害了他们一家,索性就收了一点银子,将王永珍直接卖给那猎户家去了。

    还有那张家,听说也有一群看着就不凡的人,找到了八角屯的张家,还找到张家的族里,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那张家族长立刻就将张家一家子都出族了。

    听说那张大成和赵氏没办法,倒是想赖着不走呢,别说张家族人不答应,就是张大成那几个兄长也不同意啊,立刻反目成仇。

    最后是张大成那几个兄弟闹得最凶,将张大成一家子赶出了八角屯。

    张大成一家子,好吃懒做习惯了,之前有张春桃支撑着。

    后来张春桃跟他们断绝关系后,本来日子就过得大不如之前,都是靠啃老和啃几个兄长勉强度日。

    如今被赶来出来,好歹张大成的亲爹,到底还念着一点骨肉情,将那房子和地折了点银子钱,给了张大成。

    一家子靠着这点银子,打算去县城讨生活去,也是打量着,这不是还有二丫和三丫两个闺女么?

    在镇上卖不出钱来,不如到县城去,若是运气好,将闺女嫁给个好人家,一家子不就可以跟着沾光了?

    再有一个,实在不行,将这赔钱闺女卖给那大户人家去当丫头去。

    听说大户人家的丫头,每个月有月钱,运气好,长得标致,让府里的老爷少爷收用了,那就更好了。

    所以一家子收拾着,就去了荆县。

    后来有镖师回来说漏了嘴,说张大成一家子去了荆县没多久,就沾染上了赌瘾。

    本就没多少家底,没几日就倾家荡产,赌坊要张大成还钱,不然就要剁掉他的手指头。

    张大成最是贪生怕死不过,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威吓,当即表示将两个闺女抵押给赌坊,要是还不够,还有赵氏,赵氏虽然年老珠黄,可是能当个做饭婆子不是?

    最后这张家二丫和三丫两姐妹,还有赵氏,都被抵押给了赌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