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张全蛋的新生活

    第11章 张全蛋的新生活 (第2/3页)

   私下流通的旧军装都能至少卖1两银子,厚实的冬装更是能卖出2两银子以上的高价。

    同时军人的子女不只免费入学,甚至还有食宿的补贴,因此张全蛋的儿子读书是真的一分钱都不用花。

    普通民众进入小学和夜校也是不用交钱的,不过食宿得自理。

    而且考试考得好,还能拿奖学金,读个书还能挣钱。

    教育部为了贯彻黄超的要求,在引导民众读书识字上可是下了大本钱。

    读完小学后,考试合格,就可以升入初中,每名初中生有十亩地十年的完全免税额度,十一税都不收了,土地上种出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

    如果初中考试合格升为高中生,那就有二十亩地二十年的完全免税额度。

    如果要是能通过一门高等学科的考试,那就有三十亩地,六十年的免税额度,基本上这辈子都不用在土地上给大明缴税了。

    当然,能通过高等学科考试的人才,也不会在意这一点点的钱财,每一个这样的人才那都是会被各方抢着要的,工资待遇都是几百两起步的,根本不会愁没钱用。

    之所以给出这么大的优惠补贴,是因为大明实在是太缺人才了。

    大明已经开始走上了全面工业化之路,工人人口却根本满足不了要求。

    而只要通过了基础教育,那农业人口就可以迅速转化为工业人口

    每一个工人创造的财富都远远胜过被土地束缚住的农民。

    教育部的政策一出,大明领地内的学霸开始大量出现。

    这些从苦水中长大的孩子迫切希望从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拼尽全力抓住改变命运的稻草,学习学习再学习。

    而且对这些人来说,学习真的是快乐的,在以往的生活中,哪样事不比学习更累更苦?

    在学习过理化后,他们的眼界也开阔起来,对这个时代不能创造价值的四书五经充满蔑视。他们感觉到世界在一点点的被自己看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