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地狱之门 第十三章 海市蜃楼

    第一卷 地狱之门 第十三章 海市蜃楼 (第3/3页)

1908年,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队橘瑞超到达楼兰,发现“李柏文书”。李柏文书是前凉西城长史李柏写给焉耆国王的书信。它为研究中原政府经营西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建国前对罗布泊的探险记录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罗布泊的探索和发掘工作,国外的研究文献都可以装满壁橱时,中国人对自己祖国西北部盆地的了解居然还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时,当年的猎驼人奥尔德克已经逝去,他的后人在继承到这块雕有双鱼的玉佩后,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怪事。于是他的家族再三思索后,将玉佩上交政府,最终兜兜转转来到了郭沫若的手上。

    郭沫若也曾尝试过对玉佩进行研究,但是当他靠近玉佩时,总感觉心慌不已。于是他将玉佩交给物理研究所的叶文同志进行秘密检测,由于当时国内的实验装置较为落后,叶文同志未能研究出这块玉佩的物质构成,但是他发现明明已经被他取下的一小块物质好似具有生命,一旦离开仪器设备的禁锢便可以立即瞬移到玉佩上。当时叶文已是癌症晚期,苦于难以医治,他曾考虑利用电磁场原理杀死癌细胞,此时一个奇怪的想法从他脑海中浮现,为什么不尝试使用放射器材进行研究呢?于是他尝试将双鱼佩放入磁场中,并施加无线电波,但是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叶文忽然变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实验室鱼缸中的一条金鱼也变成了一条,他将其中一只金鱼捞出进行了解刨,七分钟之后,另一条金鱼也死去了。叶文出生了一个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很重的家庭,忽然出现了两个“自己”,让他觉得自己违反了伦理道德,他经受不住这种打击,在写下实验结果后自杀了。但奇怪的是,当同事和救援人员破门而入时,实验室中明明只有一个人和一条鱼。难道是叶文自杀前产生了错觉?还是双鱼佩中的放射性物质具有致幻性?没有人能确定,但是救援人员遵照有关机关的要求将这件事情作为机密封锁起来。双鱼佩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郭沫若的手中。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风险,郭沫若不敢再对双鱼佩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将它用包裹包好后藏到了一个保险柜中。

    到了1954年,彭加木主动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积极要求赴新疆考察,在写给郭沫若的信中,他曾这样表示:‘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郭沫若同意了他的请求,从北京出发去新疆前,郭沫若给了彭加木一个包裹,神神秘秘的对他说:‘年轻人,给你一个在罗布泊发现的双鱼佩,将来好好为国争光!’作为那个年代极具爱国情怀的青年学者,彭加木曾慷慨激昂的回应道:‘这是中国的土地,怎么都是外国人在这里说三道四,没有中国人呢?就算死在罗布泊,我也要用肉身为罗布泊增加一点中国的有机质!’彭加木不仅说了,同样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