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莽(上)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莽(上) (第2/3页)

案件汇编成《白象王判卷》的法典,作为全国官吏审理案件的依据。

    交通方面,由于战争需要,莽应龙下令兴建由白古(今勃固)至东吁和至卑谬的两条主要干线,为缅甸国内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显到了云南之后,并未急于浪战,先接见边境将士、商旅和官员,并全面查阅锦衣卫近一年来的调查报告,这才全面摸清了东吁王朝的情况。

    如此大国,人口千万,非一战可覆灭者。刘显和邓子龙听从云南金腾屯田使罗汝芳的建议,先见了孟养土司思个一,示之以兵威,坚定其反缅之心。

    莽应龙去年在孟养手中吃个败仗,大军十不存二,如何能不报仇。万历五年以来,莽应龙幼子明达锡帅军五万,号称二十万,进攻孟养。

    孟养小邦,焉能抵抗大国?去年侥幸得胜,不过因为莽应龙疏忽大意,如今缅军守住粮道稳扎稳打,思个一只能苟延残喘而已。

    因万历四年王凝颟顸错失战机,思个一本对朝廷失望透顶,曾放话出来不再受金字红牌调遣。然而见了新军一次演习,一次火炮齐射,立即五体投地,愿为刘大帅效犬马之劳。刘显见他服膺,就让他联络其余三宣六慰中的土司,告知朝廷欲征伐缅甸之意。

    搞定了外围,刘显还要获得云南土霸王黔国公和巡抚陈文遂的支持。

    接替王凝的陈文遂,在未知皇帝欲攻伐缅甸的情况下,鉴于明缅边境的严重局势,曾提出“檄诸夷,抚三宣,设将领,筑城垣”等十策,以应对东吁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奏章上报朝廷后,张居正不敢再提“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费财力以事无益,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的理由[注],全力支持陈文遂施政。

    陈文遂得了朝廷首肯,传檄三宣六慰,欲重申朝廷声教。然而已经被东吁王朝胁迫或降服的各大土司,并无回应之意。唯有受东吁侵略,难以自存的八百宣慰司和猛巩土司遣使与之联络。

    陈文遂见形势如此严峻,自家里也着忙起来,跟黔国公两个人一商量,两人都做好了局势糜烂的准备。于是,还没等朱翊钧定下征伐缅甸,他两个就已经调兵遣将,大肆在边境筑城堡,置兵将——正好为刘显的大军到来做好了准备。

    等刘显率领新军抵达后,陈文遂和沐昌祚都大喜。沐昌祚隆庆五年才接任黔国公,这些年被好几任云南巡抚给压制的苦闷无比,自觉一身武艺没有用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