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来也 第47章:酒后真言

    武松来也 第47章:酒后真言 (第2/3页)

这......”

    “我再问你,宋江甘受招安,方腊死战不降,为何最后却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不是吗?方腊兵败,死于刀斧手之下,宋江建功,不一样死于一杯毒酒。”

    “武都头,你为何突然间有如此感慨?”

    “哈哈,也许是这好酒的缘故。”武松说着,又饮了一杯。

    “来来来,小和尚你既然饱读诗书,今日我就好好讨教一番。”武松一把抓住了亥言的衣袖,两眼圆睁。

    “我且问你,英雄好汉该死于义,还是该死于利?”

    “自然是义。”亥言觉得自己这回是捅了马蜂窝了。

    “那宋江之死是义还是利?方腊之死又是义还是利?”

    “这......”亥言又语塞。

    “一个为封妻荫子,一个为皇帝之梦,这是义还是利?”

    武松不再等亥言回答,而又接着道:“那黑炭头陪宋江喝了毒酒,花荣兄弟和吴学究自尽而亡,他们是为兄弟而死,这才是义。”

    “为兄弟,不辞生死,这才是水泊梁山的义。”

    “武都头是心中对宋江有怨?”亥言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敬他,是因他仗义疏财,兄弟情深,我怨他,是因他为功名不惜赔上众兄弟的性命。这和方腊为当皇帝,兴师动众,挟民为兵又有何分别?”

    言罢,武松直接提起酒壶,一饮而尽。

    “这就是你不愿再上山落草的原因?”亥言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当年众兄弟为义而聚,所以才有聚义厅。可之后却改成了忠义堂。义又何在?无非是为了顶上乌纱,腰间锦绶罢了。”

    “柳娘子要听了你这番话,不知该作何感想?”亥言自言自语道。

    “人各有志。在这不平之世,行侠仗义难道只能有造反这一条路吗?”武松也仿佛是在和自己说话。

    不到一柱香的工夫,三壶葡萄酒已尽。

    亥言突然觉得,这三壶酒足以和景阳冈上那十八碗相提并论。

    那十八碗喝出了一个打虎英雄武松,而这三壶则喝出了一个发出灵魂之问的武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