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工智能的缺陷
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工智能的缺陷 (第2/3页)
只是为参与制造这些生产设备与一些备用零部件的工人与文职人员们所提供的工资与福利而已。
甚至很多生产线人工操作的部分没有被替换掉,陈意都当成是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所以现在陈意与内地看待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只有适不适合现在就推广的评价,而没有贵不贵说法。
但是人工智能有个最致命的缺点,或者在很多人看来是可以让他们松口气的优点。
那就是哪怕洛天依这个强人工智能的创新性非常的很差几乎为零,光这一点就让人工智能离不开人类,想要继续攀科技,就需要尽可能多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
很多人都认为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就会进行超速发展把人类给甩的连背影都看不到,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搞科研的时候。
人类通常都是给个自己猜测的假设结果,然后再做实验一步一步的往结果上面靠,最后使用各种方法达成这个结果,使整个体系进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苯分子的发现,1864年冬的某一天,汉斯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梦到六个碳原子呈现出一条衔尾蛇的形状,很快凯库勒醒了之后得到了灵感开始证明苯分子是一个环,然后苯分子就成了我们化学教科书上的那个六角形圈圈。
这就是典型的先给个假定的结果之后再去证明。
而洛天依这个强人工智能却不是这样,她想要确定苯分子结构的具体步骤如下:
经过大量实验确定苯是由若干个氢原子与碳原子组成。
然后再继续进行实验确定苯的摩尔质量,将所有氢原子可能的数量与碳原子可能的数量都列举出来。
然后将每一种组合可能出现的分子结构一一列出。
最后再对每一种结构一个一个去实验证明到底对不对。
这特么的一来二去至少得对几万几十万乃至于几百万种苯分子猜想结构进行一一验证,而且光是某一个结构可能都要做十几种不同的重复性实验。
假设洛天依不知道苯分子的结构,而现在青龙学习小组与内地又大方的把自身所有的科研资源与计算力资源都交给洛天依来使用,想让她来确定苯分子的结构,光完成这件事她都得耗时两三年才能得知苯分子的正确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