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章 等死

    140章 等死 (第2/3页)

谲。

    在她和陆泓说分手后的下一秒,一阵剧烈的头痛传导过来,接着她两眼一黑,陷入了黑沉沉的梦境里。

    再醒过来时,她发现正有人往她身上扔土,一铁锹一铁锹的扔和砸,满鼻子都是泥土的腥味。

    四周有明亮的火光,她能够看到深坑上方站立的人群,那些人戴着森白的面具,面具上画着血红色的獠牙。

    又一段莫须有的记忆闯入她的脑海中,现在的她有一个父亲,且她的父亲曾经是个猎户。

    而现在的时间段也很离奇,并不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而是像极了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山野樵民,有着还未消失的愚昧和残忍。

    在连今的记忆里,这个时代的国家对枪支的检查力度并不算严格,这时候穷人很多,吃不饱饭的也很多,卖儿卖女的更是数见不鲜。

    而她的爸爸作为家里的长子,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担。

    这会儿并没有施行包产到户的时代政策,大家还都是记功分、吃大锅饭。她爸心眼实在,不会左右逢源,加上身强体壮,村长总是有意无意把累活留给他,但记的功分却不多,甚至还会找理由克扣。

    过年的时候,别人家分15斤猪肉,她爸他们拿到手的是10斤没什么肉的骨头。

    而连今家里姊妹一共5个,最小的那个刚满月,其中有两个孩子因为大人把他们放在粪箕上挑着,准备带到田里边干活边照应。结果大人干活没注意,让孩子自己爬,最后掉到水沟里溺死了。而当时的田里有不少人,村长那些人也都看到孩子爬,看到孩子溺水了,可他们就是不说,连今家里人哭的时候,那帮人还以耽误工作为由克扣了功分。

    也是因为这两个孩子,以至于连今现在处在了被活埋的境地。

    牵头人是连今记忆里的父亲,因为这个男人当过兵,枪法不错,便萌生了打猎的心思。打猎是门技术活,但是荒山野地、孤坟垒垒,邪门的事情有很多,想要吃这碗饭,不仅要技术好,还得胆子大。

    她爸自己造了一条土枪,从某渠道的一家铺子里买了火药和枪子,又在铁铺里定制了一根枪管。

    枪子和子弹有很大的区别,枪子很小很圆,是一颗颗金属小珠子,它的威力不如子弹那么大。

    而打猎最好的时机,是月亮明朗,且风速很急的夜晚。这样的晚上,兔子、野鸡、獾等都会出来觅食,风一刮,野草纷纷低头,藏匿在野草之间的兔子野鸡都会暴露行踪。

    他去了离村子大约三公里路的牛麻山,那座山周围没有人,只有大片农田和荒野,野鸡兔子最爱呆这样的地方。

    但也正是这种地方,发生的邪门事最多。牛麻山竹子多,坟墓也多,还有土地庙也很多。

    整座山总面积超过三万平米,却有十几座土地庙。农村的土地庙很简陋,就是几块半人高的石头搭砌成的小房子,这些小型石屋最多摆放一个香炉和两只盘子。

    走夜路的人,遇到神像之类的,一般图心安都会拜一拜。但是男人图省事并没有拜,而且那时候刚好遇到了一条皮毛油亮的兔子,他拉开猎枪保险,准备放枪的时候,那只兔子钻进了牛麻山里。

    连今名义上的父亲不服气,不能就这样让到手的猎物飞了,兔子前脚进山,他后脚跟了过去。山里要比山外低了有十度,她爸没有配电瓶灯,全靠月光穿林打影,走起路来也不是很利索。他越是往竹林深处走,冷气越密集,眼前也就越黑暗。

    他一直在追踪兔子,也不晓得为什么,周围都是漆黑一片,就那只兔子闪着灰蒙蒙的光,时刻跟我爸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至让我爸落下。

    想来,有点刻意引诱他进入的意思!

    竹子山一般要比普通的杂树野山干净,大部分都是湿漉漉的落叶,最多会有小灌木或荆棘丛拉一拉裤腿。这个疲惫的中年人晓得要走很远的山路,出发前捆了绑腿布,倒为他省下了不少藤蔓拉扯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