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五章 软柿子(还在应酬,这是昨天的一章)

    第九一五章 软柿子(还在应酬,这是昨天的一章) (第2/3页)

谈,无非就是谈条件而已嘛,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就这样,谈着谈着就谈到过年了。

    这是沈光林在金陵过的第二个年了,妹妹留在京城陪着二老因此没过来,反倒是李蓉带着孩子从魔都凑过来了。

    团圆的一家人,奇怪的一家人。

    三世同堂,但亲属之间的关系很乱。

    叔叔自己一个人占一辈,其实他是爷爷;姐姐和沈光林表面上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其实是姑姑和侄子的关系;沈光林和李蓉是明媒正娶的夫妻,还带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但孩子是妹妹的,姐姐只是姨妈。

    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可以当作另一出《雷雨》了,只是没有出现更混乱的关系而已。

    在金陵过年也有在金陵过年的好,那就是不用到处拜年,比较清净。

    移动通信时代晚点到来也好,只要把BP机一关,或者假装看不到,整个人就失踪了。

    就是如此的奇怪,在沈光林自己的老家,竟然没处拜年去,只能窝在家里等别人上门。

    当然也会有人上门拜年,沈教授出现在金陵,怎么可能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呢。

    于是,新修的水泥路派上了用场。

    沈老板有钱,水泥铺的很厚,标准也很高。

    现在,大家都在规划这条路的用途了,比如,夏秋季节可以晒粮食,农闲时刻可以当集市。

    这么好的一条水泥土,不利用起来真的可惜了。

    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就连市里的大领导都亲自上门给沈光林拜年了,不为别的,就是想到沈教授这里取取经,看看在经济上有什么良策没有。

    而且,跟随大领导来的,还真的有金陵化工的人。

    大过年的,不谈生意,喝酒,喝酒。

    三杯温酒下肚,沈光林好为人师的毛病就出来了。

    “金陵要想大力发展,首先要发展航运,尤其是远洋航运。现在金陵需要一个深水港,金陵长江大桥是金陵最大的优势,它能够把去往徽省,赣省,鄂省,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