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曹操(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四十三章 曹操(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2/3页)

 然而卢植的态度却在陈暮的意料之中。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

    卢植是草根出生,不仅聪明,而且深谙明哲保身和人情世故的道理。

    军队中大小事情他说了算,刘备部队损耗报上去,有没有损耗同样也是他说了算,就算有人上报朝廷,朝廷派人下来核验,战争中损耗的东西,上哪去给你查验,难道还去各地战场一一翻找?

    所以就算朝廷有人来查,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一来,对于卢植来说,这件事情风险极小。而他不责怪刘备,只要刘备不过分到拉个几万人部队出来薅他一个人的羊毛,把整只羊都薅秃噜了,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毕竟刘备现在立大功,他的奏章写了上去,天使也带着刘备的功劳回洛阳,以后刘备发达是迟早的事情。

    师生情同父子,刘备发达了,万一以后他这个老师落魄了,至少还有条退路可走。

    这就是所谓的狡兔三窟。

    卢植这糟老头子,比谁都精明。

    如此,陈暮就带着张飞和三千训练有素,且都是官军制式武器装备的军队南下,准备走马豫州。

    冀州离豫州非常近,一个是黄河以北,俗称河北。一个是黄河以南,俗称河南。

    两地虽不接壤,却只隔着一个陈留国,从邯郸到许昌的直线距离,也不过300公里而已。

    但在汉代,路途不便,需要绕远路,行程要上千里。

    不过陈暮又不是傻子,黄河附近水系极为发达,特别是冀州兖州司州豫州接壤的四地,河水流域能达到上百条之多。

    有些河流从黄河分支出来后,南下去了兖州和豫州,则可以接用船只顺河而下。

    他的部队只有三千人,其中还有刘备帮忙凑出来的五百骑兵部队,人数较少,让张飞带着骑兵南下,陈暮带步兵用数十条船只就可以走水路。

    唯一的问题就是北人不擅水,船只摇晃,一路导致士兵们呕吐不止,等出了浚水,到了浚仪县城,也就是后世的开封的时候,士兵们实在顶不住了,不得不原地休整两日,恢复士气和体力。

    等士兵恢复,再等到张飞与他按照原定路线汇合之后,军队才开始步行去西南的新郑。由于陈留国已经被黄巾占领,想穿过陈留比较困难,因此陈暮只能选择从新郑走。

    抵达新郑,已经是五月下旬。

    恰在此时,朝廷听说皇甫嵩和朱儁被围困在长社,于是就派出了曹操带领五千人马前去助阵,刚好和陈暮同时抵达新郑。

    新郑位于河内郡,处司州和豫州的交汇处,与长社相隔不过百里,是长社县最近的城市。

    朝廷拜曹操为秩两千石骑都尉,二十九岁就成为秩比两千石大员的曹操生得细眼长髯,仪表堂堂,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地进驻了新郑县城。

    新郑令预备了粮草军需出门迎接,在城门口等候着他。

    正在此时,曹操忽然注意到不远处的平原上,一支军容整齐的军队收拾好了营寨,从新郑城北的侧面官道,缓缓向着南方而去。

    曹操眯起了眼睛,问新郑令道:“此是何方人马?”

    新郑令回应道:“此为朝廷新任北军司马刘备刘玄德的部下,刘玄德为卢中郎将之徒,据说乃中山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