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 招揽荀彧

    第五十五 招揽荀彧 (第2/3页)

关羽是担任济南相,张飞是担任乐安太守,跟着刘备进京,也算是弃官。

    所以刘备就安排了沮授接替陈暮,简雍接替关羽。

    当时华歆是北海相,乐安、东莱、平原三郡由于氏仪孙绍孙乾他们的资历不够,就只能担任郡丞或者长史,没有安排太守相国。

    这差不多就是刘备现在在青州的基本盘,没办法,适合当国相太守这一级别的高级人才有,但郑玄管宁邴原王烈这些贤才就喜欢治学,不喜欢当官,也不能勉强他们。

    荀彧站起来向沮授拱手道:“见过使君。”

    沮授笑道:“颍川荀氏闻名天下,我当年在济南,也曾经仰慕过伯条先生的风采。”

    伯条是荀绲的字,而荀绲就是荀彧的父亲。

    沮授现在年近四十,比荀彧大十多岁,比荀绲小十多岁,二十年前,荀绲曾经担任过济南相,与沮授有一面之缘。

    “原来是父亲故旧。”

    荀彧才刚坐下,连忙又站起来拱手一礼。

    “好了好了。”

    陈暮笑道:“坐下说吧。”

    荀彧坐下后,对陈暮道:“尚书令,今日找彧是有何事?”

    陈暮看看沮授,又看看荀彧,沉吟道:“我是想问问你们,观今日之天下局势,你们觉得如何?”

    荀彧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沮授思索片刻,缓缓说道:“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我观之,汉室气数怕是已尽,又至前汉末年王莽篡逆之时。”

    “公与先生,切莫乱语。”

    这个时候荀彧忍不住了,发出不同的意见道:“如今汉室虽颓倾,犹有刘青州奋起拼搏,浴血而战。陈留王虽被害,天子尚存,它日刘青州若能迎回天子,则四海服平,众望所归,先生怎么能轻言汉室气数已尽呢?”

    作为坚定的汉室拥趸,即便荀彧已经能够感觉到这天下的变化,可依旧在自己骗自己,觉得现在天下虽然大乱,但还有刘备作为希望,只要他能够杀入关中,迎回天子,那一切都还有救。

    然而陈暮却失望地摇摇头:“文若,你曾经在尚书台跟了我两年。我以为你已经有了长进,不会再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失去思考,可今日之言,太让我失望了。”

    荀彧睁大了眼睛:“难道尚书令也觉得今日之天下,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汉室江山,已经拯救不回的时候了吗?”

    “十之八九吧,这种迹象早在黄巾时就已经体现。”

    陈暮回忆起当初的往事,苦笑着说道:“当初我跟随大哥在讨黄巾,在广年的时候我就已经与他提过。”

    沮授惊讶道:“子归居然在六年前就已经看到了六年后的事情吗?”

    “不可能!”

    荀彧毫不犹豫地道:“黄巾不过是小患尔,又如何动摇大汉根基。”

    陈暮想了想,说道:“文若,你知道我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吗?”

    “不知道。”

    荀彧摇摇头,他在去岁洛阳崩乱的时候就已经回家乡劝说父老离乡,那个时候只是洛阳乱,天下还没乱,拖家带口到了青州,并不知道讨董的事情。

    陈暮说道:“十八路诸侯齐聚虎牢关前,足足半年。除了我大哥刘备以外,就只有豫章太守孙坚担任先锋时与董军交战过一次。”

    “他人不出力?”

    荀彧皱起眉头,要是连仗都不打一场,这联盟还有什么意义?

    陈暮道:“袁绍袁术袁遗等人,算上几名袁家门生故吏,有七八万人马,不仅未曾出力。连太师袁隗被董卓屠戮了整个宗族,也未见他们有如何动作。反倒等大哥攻入虎牢关,杀入洛阳之后,他们却纷纷以兵马疲惫为由撤离。”

    “什么?”

    荀彧大惊失色:“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呵呵。”

    陈暮笑了笑:“详细过程你没有亲眼目睹,可能不知道。但我已经与郑君提过,会将这讨董一路见闻,写入书中,供世人传阅,到时候你就知道具体经过了。”

    荀彧失魂落魄道:“尚书令不会骗我,可是袁家四世三公,名满天下,世代都受天子皇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因为汉室江山的威望已经被严重打击,各路诸侯都有了别的心思。”

    陈暮淡淡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