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既当......又立......

    第九章 既当......又立...... (第3/3页)

受难而不助力,此非仁也。进攻同僚,此非义也。如今仁义相背,我又如何是好?”

    见他好像十分为难,常林以及诸多族老都露出失望的神色。

    就在这时,早就被安排为捧哏的赵云站出来道:“四将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既助了河内百姓,也能保全仁义。”

    “哦?”

    陈暮马上说道:“快快讲来。”

    赵云立即道:“既然王匡在河内已是怨声载道,激起了民怨。四将军何不派人悄悄潜入,脱下士兵的铠甲,冒充河内百姓,以百姓的名义进攻王匡。等王匡死后,四将军就可以昭告天下,王匡对待百姓以苛政,逼起民反,这是他自己取死,怨不得他人。如此仁义之名,便可保存。”

    常林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说道:“尚书令,王匡部下多有我等同乡,若尚书令愿意出兵,我愿意说服河内诸多大族,让他们勒令自家子侄阵前反正,届时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王匡性命。”

    “这......”

    陈暮想了想,叹气道:“唉,出兵河内,非我所愿。只是为了河内百姓,也只得如此了。赵云何在?”

    赵云马上道:“末将在。”

    “令你领五千精兵,脱下甲胄,以河内百姓为名,进攻王匡。”

    “唯!”

    “诸位。”

    给赵云下达命令后,陈暮又看向常林等人,缓缓说道:“此战,既是救河内百姓,也是救你们自己。若王匡死后,我便会派人进驻河内,担任诸县主官,而诸位也应当派自家子侄担任各县副职官员,辅佐我治理河内郡,可曾明白?”

    这就有点分蛋糕的意思了。

    让人家背了造反杀太守的黑锅,自然得给点甜头。

    诸多大族的族老喜出望外,纷纷道:“明白明白,以后我等俱为尚书令马首是瞻。”

    “好,那尔等先回去做准备吧。”

    陈暮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记得暗中布置,切莫走露了风声。”

    “唯!”

    众人缓缓退下。

    看到他们离开,陈暮眼中的笑意更甚。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当了表子,又立了牌坊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呢?

    不过河内诸多大族也不亏,既除了王匡,又恢复了民生,以后乖乖在陈暮治下当个顺民,至少要比在王匡治下心惊胆战强得多。

    双方宾主尽欢,各自都到了想要的东西。

    当下,第二日赵云就领了五千人马偷偷摸摸潜入了河内,并不是从孟津渡口过河,而是从敖仓西面的广武城,那边在黄河南岸,紧邻着怀县,方便随时进攻。

    这个地方虽然不如孟津渡口过河方便,但陈暮手里可是有不少船的,运兵自然没有问题。

    在河内诸多部族的掩护下,赵云潜伏了起来,就等着出兵时机。

    而就在吩咐了赵云去取河内郡的时候,过了两日,从长安方向,一封军情司的密报,送到了洛阳皇宫明光殿,陈暮的桌案之上。

    他打开密信,就看到里面是一张小纸条。

    纸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上面写着。

    “吕布多遭董卓呵斥,已心中怨恨,时机成熟。”

    陈暮将纸条揉碎,想了想,便同样取出一张纸来,在里面只写了两个字。

    “拱火!”

    写完之后,又装回信封,他就命令军情司的探子送回长安。

    等探子走后,陈暮站起身,缓缓走出殿外。

    已是十月初冬,天色阴沉。

    东方的天空缓缓飘来无数的乌云,像是暴风雨即将要到来了。

    陈暮仰望苍穹,立于殿外的屋檐之下。

    四年前,也是在这明光殿里,自己为尚书令,执掌天下政务,手中握有大权。

    而如今,同样是在这明光殿,虽天下政务之权不复存在。

    可是。

    自己依旧操纵着这江山。

    世事如棋,一子换来千古业。

    江山似锦,一笔刻出两瓣天。

    人生便是如此梦幻。

    上位者,一言一语,便是决定了无数人的生死。

    哪怕有些人同样也身居高位。

    可又如何敌得过人心?

    “董卓......”

    陈暮看着远方的天空喃喃念叨着那个胖子的名字。

    过了片刻,他忽然嗤笑了起来。

    你也该死了。

    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