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黄道大吉

    第四十七章 黄道大吉 (第2/3页)

    胡平胡勇这些玄甲重骑也该放个假,回去看看老胡头。

    现在老胡头也已经五十多岁了,没多久日子可以活,作为长子的胡平已经准备退伍,正式回家务农给老胡头颐养天年。

    陈暮解散了玄甲重骑,让他们各自回家,自己却没有回去。陈家村已经搬到了临淄城外,全村人都过来了。但国事为重,还是先去找老大哥再说。

    在典韦简雍氏仪孙邵一群人的簇拥下,陈暮骑着紫影缓缓来到州牧府大门口,翻身下马,走入其中。

    他这个时候心里正在想陶谦袁术王芬这些人的事情。

    冷不丁耳边却忽然有人喊他。

    “子归。”

    “嗯?”

    陈暮听到是典韦的声音,转过脑袋疑惑地看过去。

    却在视野之中,只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向着他伸来,竟然是要直接抓他的衣颈。

    WDNMD又来?

    在余光中陈暮还隐约见到典韦邪恶的笑容,心中顿时一惊。

    典韦搞毛啊,又来这一套?

    不过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也不反抗,知道自己反抗也没用,在最开始的惊愕之后,很快冷静下来道:“良弼,你搞什么鬼?”

    典韦拎着他的脖子,像拎小鸡仔似的把他拎起来,无辜地道:“这是明公的命令。”

    大哥?

    陈暮心里一惊。

    大哥无缘无故抓自己做什么?

    难道.......

    刘辩和刘协的事情暴露了?

    陈暮脸色微变。

    其实如果是站在一个阴谋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刘辩和刘协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弄死,而且还可以借刀杀人。

    比如刘协可以借董卓的手。

    董卓本来就要杀刘协,甚至已经下达了命令让李儒去做,所以刘协的死不会有任何破绽。

    但刘辩的死不同,因为李傕郭汜这些人冷静下来后,就不会去想杀刘辩,而是开始屯为奇货,继续留在关中洛阳当他的傀儡皇帝。

    所以要想让刘辩死得神不知鬼不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经过阎忠太史慈侯栩他们几个人的手,才能办到这一点。

    因此实际上留刘协刘辩他们一条命,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可怜他们,而是在给阎忠太史慈侯栩他们留一条后路。

    因为一旦事情暴露,碍于兄弟情面,自己可能不会死,但刘备一定会毫不犹豫处死这些相关人员。

    现在刘辩刘协通过自己当初在小平津渡口带回来的船老板送出了海外,等到将来统一了中原地区,老大哥黄袍加身,一切尘埃落定,哪怕刘辩刘协的事情暴露出来,也没什么用了,因为那个时候事情已经成了定居,刘备坐到了那个位置,就不可能再下来。

    但如果现在就暴雷出来的话......

    一时间,陈暮的脸色相当不好看,满脑子都是思考,该怎么狡辩.....哦不,解释.....

    典韦拎着陈暮,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了州牧府,来到了大殿外。

    殿外全都是人,青州大小官员,甚至泰山学宫郑玄管宁邴原王烈这些学院派人士,也都聚集在于此。

    见到典韦拎着陈暮进来,一个个面目严肃,认认真真地看着他,目光十分诡异。

    而殿内则黑魆魆的,竟是没有点灯,里面空落落,没有旁人,只有在大殿尽头的主位之上,刘备高坐堂上,脸色黝黑,低头俯视着他。

    从摄像镜头语言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叫审判视角,比如一个人拍摄采访镜头,机位特别高,以俯视的角度去看被采访者,让看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被采访者是在被审问的感觉。

    这种视角在古代,往往都是官员审问罪犯,官员坐在位置比较高的台阶之上,下面的罪犯要跪着仰视官员,会显得官员比较高大,十分有权威,令人感到畏惧。

    所以陈暮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问题比较严重了,连忙在心里把准备好的狡辩台词又过了一遍,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能表现得太心虚。

    人要是太心虚,是很容易被人诈出很多东西来的,作为优秀的高智商人才,他很清楚这一点。

    “明公,子归带过来了。”

    典韦走进来,将陈暮拎在了台下,这样子,还真有点像是刘备在审问他。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呀?”

    陈暮还在装无辜。

    哪知道刘备一板脸,严肃道:“明知故问。”

    “我是真不知道。”

    “还狡辩!”

    刘备见他这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道:“你是不是对我隐瞒了什么?”

    陈暮心里咯噔一声,立即开口否认道:“绝对没有隐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