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

    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 (第2/3页)

教育界和文学界,郑玄则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甚至不止在青州,在整个大汉天下,郑玄也是名声在外。论起威望和名气,还要超过陈暮。有他们二人背书,双名自此在青州流传起来,从今年生的孩子,有不少被取了两个名。

    小希瑜才一岁大,长得晶莹剔透,可爱至极。还是小婴儿,在父亲怀里好奇地四处看看,听着像催眠的雨声滴答滴答响动,过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陈暮倒也喜欢,不想吵醒他,便坐在躺椅上搂着儿子静静听雨,府中的下人路过的时候脚步都轻了许多。

    罗敷和母亲方氏在厨房亲自下厨,陈暮说过几次让下人去做即可,她们却不听,喜欢自己动手。母亲操劳了一辈子,闲着也是无事,只想找点活干,反而不像父亲陈青那般已经开始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富家公。

    弟弟陈志今年也已经二十三岁,在泰山学宫读的是化学系,整日里跟着化学院的院长魏翱做化学试验,经常不在家中。父母瞧着心急如焚,让他早点娶个媳妇,都被他推辞掉了。

    家中除了已经亭亭玉立,经常往外跑的野丫头陈凤以外,现在就陈青跟陈希瑜爷孙俩最清闲。

    陈暮在泰山学宫教书,倒也知道陈凤那野丫头天天在做什么,现在泰山学宫中,崔琰公孙方国渊那一批学生毕业后,又已经是数届,如今到了崔林诸葛瑾这一批人的天下。

    至于诸葛亮孔检黄琦姚博那一批,走的走,留的留,还有一些新来的,慢慢也逐渐成为学宫里的中枢力量,其中陈凤也进入了学宫读书,目前在农学院。

    小丫头喜欢植物,养点花花草草。平日里除了在农学院侍弄花草之外,就是和诸葛亮孔检黄琦那一帮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同学相约去郊游。

    毕竟大家已经处于不同的学院,感情还是要维系。

    当初陈凤进入泰山学宫读书的时候,陈暮还以为会受到什么阻碍。结果却很顺利,在里面读书也没有惹什么非议。

    仔细想想也该明白,汉代毕竟不是南宋,女子并没有受到迫害。汉代的才女可是相当多,班婕妤、班昭、蔡琰、卓文君都是其中典型代表,女子读书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何况如今天下大乱,有兵有粮才是王,也没有什么卫道士吃饱了撑着跑出来指责位高权重的陈暮让自己的妹妹进入目前汉代最高学府读书的事情。

    目前青州对外作战能力相当强悍,在文化、经济、科技、法律、民生等问题上的发展也在日渐提升。

    乡以德治,官员也以德治。其中考核官员最重要的,就是品德。

    在寡国小民的社会,一县之地不过几万人而已。如果县令郡守德行有亏,被百姓戳脊梁骨,名声很快就会被传出去,在考核中被罢黜,所以官员都十分注意私德,贪赃枉法的事情极少。

    不过皇帝也不差饿兵,虽然官员受到百姓监督,考核官经常会走访各地,探查官员品德。但工资待遇却极高,至少不能让那些干实时的好官生活过得太差。

    人少,地大,科技迅速发展的好处就是经济飞速增长。蒸汽机已经问世,但还处于改进阶段,工作效率太差,容易坏。

    在政治改革方面,青州全力废除奴隶制,虽然暂时还不敢动土改,可解放大量劳动力。以前豪强花很少的钱买人口,人就会变成豪强的私产奴仆,被他们隐藏起来。

    但现在废除奴隶制,严查隐藏人口之后,以前只为豪强打工的人重新被分配土地,正常纳税交粮,促进了一个地方政权正常的发展。

    虽然也有豪强不满,因为一旦被发现隐瞒人口,就会被罚大量钱款田地,可谁让陈暮屠刀在手呢?

    时代变了。

    当初还巴望着陈暮做出政绩,很快就被调走的青州豪强们怎么想得到,陈暮不仅没有调走,还在青州生根发芽,继续折磨着他们。

    经过十年治理,如今青州上下,政治清明,从民生到经济再到官场政治,都非常的健康,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过目前小科技不断,能够改天换地的大科技倒是没有。哪怕提供了方向,也需要无数次的试验和积累。

    而农业方面,才刚刚起步,毕竟种植行业动则数月才能看到成效。

    因此目前来说,一切都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想要一夜之间将汉代变成二十一世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几百年后可以,但现在,陈暮觉得过几十年,有个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样子,就心满意足了。

    淅淅沥沥的大雨在午后停了,罗敷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在陈暮耳边轻声道:“夫君,吃饭了。”

    陈暮抬起头,看到她绝美的模样,心中一动,头伸出去在罗敷嘴间亲了一口。

    罗敷像是只受惊的兔子般往后退了两步,左右看看见院子里空无一人,才放下心来,埋怨道:“小瑜儿看着呢。”

    陈暮低下头,看到小希瑜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瞪着一对卡姿兰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自己,便笑了笑:“没事,就算孩子长大了,也想不起一岁的事情。”

    “把小瑜儿给我,母亲叫你过去吃饭,父亲在等着呢。”

    罗敷过来接过小希瑜,小希瑜用红布绸子裹着,在母亲怀里咯咯地笑,她便用额头亲触着孩子的额头,打趣道:“你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