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

    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 (第2/3页)

    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目前徐州得了一半,还分了冀州约五分之一的地盘,刘备势力得到扩充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

    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荀彧高高瘦瘦,长袍飘飘,缓缓步入厅内,见到陈暮在忙碌于桌案笔砚间,轻笑道:“尚书令,事情已经做妥了。”

    “嗯。”

    陈暮舒了口气,正待要随口夸奖几句,倏地又抬眉想了想,纳闷道:“哪件事?”

    “所有的事。”

    “所有的事?”

    “正是。”

    荀彧掰着指头数:“今年春收与夏耕、官府给予百姓的补贴、各地督邮巡视组的安排、下一批往北送的粮草,还有今年出海的船只.......”

    他每说一件,陈暮眉间就舒缓一分。

    林林总总几十余件大小事,居然都安排妥当,只能说,不愧是荀彧荀文若。

    “好了好了。”

    陈暮摆摆手,示意他停下来,说道:“去年出海的船只到了哪里?”

    “尚书令请看。”

    荀彧掏出一张船员绘的地图来,他还是那么喜欢叫尚书令。

    陈暮接过地图研究,看到如今青州的海船已经不再拘泥于朝鲜半岛,而是开始往北探索,去岁就到了海参崴,今年的目标就是库页岛。

    众所周知,人类的起源在非洲。非洲与欧亚大陆是相连在一起,所以智人的脚步遍布非洲和欧亚大陆并不奇怪,而北美大陆却完完全全孤悬海外,有土著其实是件很意外的事情。

    但了解之后就会知道,在智人生活的几万年前,俄罗斯和北美阿拉斯加其实是相连的,所以欧亚非的智人一路迁徙到了北美,成为了后来的印第安人就很合理了。

    现在是东汉时期,气候变化导致白令海峡不再冰封,想徒步走过去自然不现实。不过如今的人类也更新换代,拥有了船只,穿越海洋不再是梦。

    去太平洋肯定是作死,但只要顺着朝鲜半岛一路北上,过海参崴,到库页岛,再绕道千岛海峡,终有一日能从白令海进入北美。

    到时候玉米、辣椒、红薯、土豆等等高产农作物将会传入大汉,还有最重要的可以让蒸汽机量产的橡胶。

    人不能一直原地踏步,探索世界才是未来的趋势。

    哪怕现在青州还只是偏安一隅,但派出一支船队,总共数百上千人,全副武装,在沿途皆是土著野人的世界,只要不是西方罗马帝国文明忽然也跑去美洲大陆,那一路上基本是无敌的存在。

    所以这样百利而无一害,且能够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的事情,凭什么不做?

    即便这个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但终有一日,当青州的船只摸索出一条完美的航线,可以无数次地来返北美大陆的时候,或许也就是华夏人第二次在这个世界上发出呐喊,且让全世界都为之颤栗的时候。

    “嗯,很好。”

    看着地图上已经探索的区域,陈暮满意地点点头。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管是一统天下还是向未知探索,都可以同步进行。

    等到打下江山,再派出船只,蒸汽机还得猴年马月才能量产。万一打江山得花个几十年,老了才一统天下,那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荀彧见到他高兴的模样,依旧有些好奇问道:“尚书令,彧自去年接手此事,但一直不明白船只为什么要北上?据彧所知,越往北,天气就愈加酷寒,冰天雪地,每年都有很多船员伤病而死,为何还要继续呢?”

    陈暮摇摇头:“其实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四年了,因为劳民伤财,且没有任何意义,大哥也不止一次让我叫停。但我却一直坚持,就是因为要证明一些事情,要做到一些事情,要寻找一些东西。”

    “莫非是,不死药?”

    荀彧听到他要找东西,略微愕然,传闻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仙山,就是为了不死药,莫非陈暮也是担心人之天命,因而提前有所行动,若是如此的话,这样的行为可不是什么好事。

    哪料到陈暮笑了起来:“这世上哪有什么不死药,那不过是始皇遭了徐福欺骗的一场梦而已。我虽不想死,可人终有寿至之时,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可是......”

    荀彧迟疑。

    要不是为了不死药的话,又何必每年这样花那么多钱,死那么多人,派出那么多船只去做无意义的事情呢。

    然而陈暮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文若啊,你知道这天地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