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心怀万民的少年

    第四十三章 心怀万民的少年 (第2/3页)

之乱,然黄巾之后,亦是国泰民安,天下承平。若是康帝没有驾崩,想来这大汉,也不至于沦落到此般境地吧。”

    “这都是董卓的过错,玄德不必伤怀。”

    王钧劝慰了一句。

    “不止是董卓,当年康帝肆无忌惮地收税,引得各地豪强起兵造反,大汉遍地烽火狼烟,亦是因常侍们的怂恿而致。”

    刘备口直心快地将豪强之乱的根源说出来,忽然瞥见王钧有些尴尬,连忙又补了句:“当然,相衡为人忠直,自然未曾参与其中,这一切都不关相衡的事情。”

    王钧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陈暮,尴尬道:“那是自然,我那时不过是个黄门令,又无权势,如何能如张让赵忠他们一般,怂恿天子为害天下?”

    陈暮瞥了他一眼,在心中里说,嗯,这事我干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王钧这小子知道我很多黑历史,要不要把他灭口算了?

    刘备继续道:“不过此事也不能怪天子,那时天子收田税,本就是豪强们侵占百姓田土,又不纳税款,天子也是无奈之举,这些都只能怪天下蛀虫太多,不仅不报效国家,反而起兵作乱!”

    这次又提到豪强作乱了?

    嗯,幸好荀和不在这里,不然要灭口的人估计得多一个。

    “还有董卓!”

    刘备忽然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咬牙切齿道:“欺压先帝,盗掘陵墓,毒杀陈留王,又裹挟先帝去长安,害得先帝死于乱兵之中,此等恶贼,罪不容赦。”

    场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凝。

    阎忠太史慈王钧徐荣四人嘴角微微抽搐,眼皮子疯狂跳动。

    徐荣会这样,是因为内心不安,他毕竟是董卓故将,帮董卓做了一些坏事,听到刘备在那诉说董卓的恶行,心中当然惧怕。

    至于阎忠太史慈和王钧,三人几乎同时看向陈暮。

    阎忠看过来是因为他知道董卓上位,完全是陈暮怂恿的。如果不是陈暮出毒计,董卓想要在洛阳掌权,难度相当大。

    而太史慈和王钧则是知道陈留王和先帝没有死,被陈暮用计调包了出去,现在被送到海外去了。

    看着几个人偷偷摸摸在瞄自己,陈暮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纹丝不动。

    嗯,要灭口的人又多了几个,再把侯栩干掉,自己这些年干的那些脏事,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要不要这么做呢?

    好纠结呀。

    “明公,董卓虽残暴,然毕竟已身死多年,吃了恶果,此等小人,便毋须再提。”

    就在此时,田丰站出来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剪除袁绍这等逆贼,只要将袁绍除去,则北方大定,明公届时可带甲百万,气吞天下,方能恢复我大汉江山!”

    “嗯,不错。”

    刘备被田丰劝说,点点头:“确实如此,只是袁绍实力还是不容小觑,恐怕短时间内,我们要想击败他,还是不容易。”

    田丰顿时笑了起来,抚须得意道:“明公,丰有一计,必可平袁绍!”

    “哦?”

    刘备大喜道:“计将安出?”

    田丰瞥了眼陈暮,高声道:“明公应该知道,如今冀州用盐,多为我青州所出,河东虽产盐,然冀州离关中千里之遥,且关中内乱不止,袁绍想得盐,极为困难。”

    “若是我们断其盐,则如断其根,冀州必定内乱不止。此时袁绍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为了平息内乱,急切进攻我们。二是去关中买盐,死撑下去。”

    “然关中买盐,沿途损耗极大,还得路过并州,可能会遭到鲜卑人劫掠,因此我料定袁绍撑不了多久,必定会想与我们决一死战。”

    “一旦全面开战,急的不是我们,反而是袁绍。到时我们稳如泰山,利用平原诸多防区,与袁绍顽强固守,慢慢消耗。”

    “只要坚守不出,等到一年半载,袁绍兵马疲惫,军中将士因为缺盐而体弱无力时,再一举进攻!”

    说到最后,田丰的表情就更加得意,手一抓,狠狠地道:“届时便可一战定乾坤矣!”

    断盐?

    刘备被这个计策唬得一愣一愣的。

    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袁绍不是没有食盐来源,原本可以在渤海制盐。

    用水煮法自春秋时期煮海盐就已经流行,齐国当时富甲天下,就是煮盐来的钱。

    现在渤海被自己和公孙瓒平分,袁绍确实已经没有自己制盐的办法。

    那他唯一的途径就只能从外地购买。

    现在主要是从青州流入的海盐,由于离产地近,所以价格一直不算昂贵。

    但如果青州把盐一断呢?

    冀州的盐价瞬间飙升,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必然内乱不止,到时候.......等会,百姓苦不堪言?

    刘备还没有联想到冀州因为缺盐导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